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22年高考天津卷语文试题印象兼致考试院相关责任人

(2023-02-14 08:31:04)
分类: 谈语论文

专业含量下行与“无解”错题

——2022年高考天津卷语文试题印象

 

2022年天津市高考语文试题的官方版,终于在广大师生的翘首期盼中“不完全”地揭开了面纱。说“不完全”有两层含义:一是试题不是以完整的“套卷”形式公开的,而是散见于天津教育招生考试院编的《天津市高考历年经典试题汇萃》一书中;二是该书没有完全收录2022年的语文试题,“语言文字运用”和“文言文阅读”两个板块的试题缺如(网上能找到,无法验证真伪)。

 

2022年高考天津卷语文试题印象兼致考试院相关责任人


    我觉得,2022年高考天津卷试题中,古诗文阅读、语言表达(第六大题)都很不错。第五大题文学类文本《天下黄河》阅读题则整体偏浅(大致相当于中考水平):多项选择题错误项过于明显,考生不用读原文基本就能看出来;句段赏析考查的是拟人、排比、反复修辞手法的判断及表达效果的理解,合格的初三生基本能回答正确、完整;文中对比手法的运用、抒发感情的理解,语文基础较好的初三学生也基本能得到较高的分数。高考试卷中出现这样专业含量不够的命题,区分度是可想而知的。从2020年开始,高考语文天津卷卷中的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或者有专业错误,如2020年《线条之美》,我在《优化“参考答案”的“参考值”》一文中有具体分析;或者专业含量、层级不够,如20212022两年,2021年文学类文本阅读全市平均得分率0.89,得分之高在全国是绝无仅有的。不知道根源到底在哪里?

    更奇葩的是,2022年高考天津卷试题第1题(假如网上所传试题为真)居然是道“无解”的错题。

 

2022年高考天津卷语文试题印象兼致考试院相关责任人
    
   1题选词填空,试题材料选自《人民日报》、新华社的相关报道。第一句“在立春之日的一片雪花中拉开帷幕,在草长莺飞的早春时节挥手道别”与原报道稿相同,命题人选择“草长莺飞”作为备选的“恰当”词语,正常情况下应该没有问题,因为大报大刊的严谨性、专业性足可让人信服。但恰恰是原新闻稿中的“草长莺飞”用得不够严谨、不够专业,而命题人命题时的严谨、专业又短时间短路,使得这道选择题从纯严谨、纯专业的角度就成了一道无解的题目——只是不知阅卷时是怎么处理的。

“草长莺飞”一词脱胎于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一句,描写的是江南暮春的景色,后来多用来形容春天的美好的景色。所以,如果不考虑该报道的具体语境,用“草长莺飞”做“早春时节”的定语大致也说得过去。问题出在哪里呢?北京冬奥会2022220日闭幕,此时江南各地各地应该可能是“草长莺飞”。所以说是“可能”,因为“草长莺飞二月天”中的“二月”是农历二月非阳历二月。退一步讲,就算高鼎诗中的二月是阳历二月,那也是江南的二月2022冬奥会所在地北京(或张家口)的二月,尽管此时也可以勉强称得上是“早春”,但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这两地仍然是春寒料峭,绝对是草没长,花未开,更不可能有“群乱飞”。

    最后我套用某小品演员的一句叹词,对某些命题人说一句:“高考事大,您长点儿心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