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苏轼<<屈到嗜芰论>>注

(2010-12-21 11:08:39)
标签:

杂谈

分类: 谈语论文

 

苏轼《屈到嗜芰论》注

 

屈到嗜芰,有疾,召其宗老而属之,曰:“祭我必以芰。”及祥,宗老将荐芰,屈建命去之。君子曰:“违而道。”唐柳宗元非之曰:“屈子以礼之末,忍绝其父将死之言。且《礼》有‘斋之日,思其所乐,思其所嗜。’子木去芰,安得为道?”
   
甚矣,柳子之陋也。子木,楚卿之贤者也。夫岂不知为人子之道,事死如事生,况于将死丁宁之言,弃而不用,人情之所忍乎!是必有大不忍于此者而夺其情也。夫死生之际,圣人严之。薨于路寝,不死于妇人之手,至于结冠缨、启手足之末,不敢不勉。其于死生之变亦重矣。父子平日之言,可以恩掩义。至于死生至严之际,岂容以私害公乎?
   
曾子有疾,称君子之所贵乎道者三。孟僖子卒,使其子学礼于仲尼。管仲病,劝桓公去三竖。夫数君子之言,或主社稷,或勤于道德,或训其子孙,虽所趣不同,然皆笃于大义,不私其躬也如是。今赫赫楚国,若敖氏之贤,闻于诸侯,身为正卿,死不在民,而口腹是忧,其为陋亦甚矣。使子木行之,国人诵之,太史书之,天下后世不知夫子之贤,而唯陋是闻,子木其忍为此乎?故曰:是必有大不忍者而夺其情也。
   
然《礼》之所谓“思其所乐,思其所嗜”,此言人子追思之道也。曾皙嗜羊枣,而曾子不忍食。父没而不能读父之书,母没而不能执母之器,皆人子之情自然也,岂待父母之命耶?今荐芰之事,若出于子则可,自其父命,则为陋耳。岂可以饮食之故而成父莫大之陋乎!
   
曾子寝疾,曾元难于易箦。曾子曰:“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若以柳子之言为然,是曾元为孝子,而曾子顾礼之末易箦于病革之中,为不仁之甚也。
   
中行偃死,视不可含,范宣子盥而抚之曰:“事吴敢不如事主!”犹视。栾怀子曰:“主苟终,所不嗣事于齐者,有如河。”乃瞑。呜呼,范宣子知事吴为忠于主,而不知报齐以成夫子忧国之美,其为忠则大矣。

古人以爱恶比之美药石,曰:“石犹生我。之美者,其毒滋多。”由是观之,柳子之爱屈到,是之美。子木之违父命,药石也哉。

 

①宗老:同族的老长辈。

②祥:古丧祭名,有小祥、大祥之分。周年祭为小祥,两周年祭为大祥。如:祥日(亲丧的祭日);祥祭(亲丧满十三个月或二十五个月的祭祀)

③荐:进献,祭献

④唐柳宗元非之曰:柳宗元认为屈建去芰,違反父屈到之遺願且違逆禮記記載的孝道,所以屈子不只不孝,而且不賢。百善孝為先,不应为了支微末節的礼,連老人家的遺願都屏棄不顧。蘇軾的反駁很直接,把柳宗元的前提--他引用的《禮記》中的话驳倒。葬禮上,有既定允許供奉的祭品。“芰”並非可以供俸的祭品,若不去除,恐為大眾且史家非議。以前古代社會,注重禮法,若是有違禮法,将被視為大不賢。   

路寝:古代天子﹑诸侯的正厅。《礼记》言,诸侯薨于路寝,大夫卒于嫡室。

⑥结冠缨:系好帽带。《左传·哀公十五年》:子路曰:“君子死,冠不免,结缨而死。”。后用以表示从容就死。

⑦启手足:《论语.泰伯》:“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儒家宣扬孝道,曾子有病,恐死,召弟子开衾视手足,以明临终前受于父母的身体完整无毁。后来启手足遂成为善终的代称。

⑧曾子有疾,称君子之所贵乎道者三:《论语·泰伯》:曾子有疾,孟敬子问之。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笾豆之事,则有司存。动容貌、正颜色、出辞气”庄重容貌、端正脸色、小心言辞语气。远暴慢,避免粗暴、放肆;近信,接近于诚信;远鄙倍,避免粗野和背理。笾豆:笾(音biān)和豆都是古代祭祀和典礼中的用具。

⑨孟僖子卒,使其子学礼于仲尼:《左传·昭公七年》:孟僖子病,不能相礼及其将死也,召其大夫曰:‘……我若获没,必属说与何忌于夫子,使事之,而学礼焉,以定其位。故孟懿子与南宫敬叔师事仲尼

⑩三竖:齐桓公的三个宠臣易牙、开方、竖刁。

⑾曾皙嗜羊枣,而曾子不忍食:《孟子·尽心下》:曾皙嗜羊枣,而曾子不忍食羊枣。公孙丑问曰:脍炙与羊枣孰美?孟子曰:脍炙哉!公孙丑曰:然则曾子何为食脍炙而不食羊枣?曰:脍炙所同也,羊枣所独也。讳名不讳姓,姓所同也,名所独也。

曾子寝疾,曾元难于易箦:《礼·檀弓》:曾子寝疾病,乐正子春坐于床下。曾元、曾申坐于足,童子隅坐而执烛。童子曰:华而睆。大夫之箦与?子春曰:止!曾子闻之,瞿然曰:呼!曰:华而睆,大夫之箦与?曾子曰:然。斯季孙只赐也。我未之能易也。元,起易箦。曾子曰:夫子之病革矣,不可以变,幸而至于旦,请敬易之。曾子曰:尔之爱我也不如彼,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吾何求哉?吾得正而毙焉,斯已矣。举扶而易之,反席未安而没。曾子临死前要求换掉华丽的卧席,不是出于悭吝,而是以言行维护他所信奉的”——不是大夫的身份不得受大夫的饿礼遇。

中行偃死.....其为忠则大矣:事见王充《论衡》。荀偃(yǎn演):中行献子,名偃,字伯游,春秋时晋国大夫。吴:荀吴,又称中行穆子,中行吴,荀偃之子。主:当时大夫的属官称大夫为“主”,这里指荀偃。有如河,有黄河可以作证。讨代齐国的事没有完成,是荀偃所遗憾的,栾怀子知道了他的心意,所以他闭上眼睛含进东西;范宣子判断错了,所以他的眼睛睁开嘴巴紧闭。

疢:chèn,热病也,亦作疹。

药石:1.药剂砭石,泛指药物。古时指和治病的石针,如今泛称治病用的药物。2.比喻规戒,引申为规诫他人改过之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