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电影】《一个勺子》--一个勺子与银锭桥

(2016-02-02 19:11:18)
【电影】《一个勺子》--一个勺子与银锭桥
这个冬天大概最放不下的就是《一个勺子》。很想看看这部命运多舛的影片究竟有何魅力能征服挑剔的金马。一向另类低调的戏骨,皇阿玛陈建斌是如何带着艳压群芳的婉婉蒋勤勤演绎农村夫妻。在这个商业片娱乐片的天下,他们演的“勺子”又是个什么鬼?后来才知道原来“勺子”是西北话傻子的意思。由一个流浪的傻子引发的一系列荒诞又无奈的小人物故事。很巧,看完勺子当天,晚上去看了倪大红先生的现场话剧《银锭桥》。银锭桥讲得也是荒诞又无奈的小人物故事。只不过从西北农村搬到了京城的老字号。一个是西北最底层老实巴交的农民,一个是银锭桥边最普通饭馆的一家人。最终的结局都有点儿异曲同工,貌似没有人有什么损失,农民要回了办事的钱,儿子也减了刑。银锭桥边的饭馆也没拆迁,保住了。可是又好像都有缺失,傻子被人带走了,不知去向,也找不回来。银锭桥边的假花瓶卖出了天价,究竟哪个傻子上了当,也没人追究了。
这好像是现代中国人的困惑或者通病。越是底层的人越是善良可欺,越是轴认个死理儿。但他们的能力有限,智商情商也有限,一旦遇到那些老奸巨猾立马歇菜,就只有挨打受骗的份儿。而他们的善良也很有限,他们能做的也就是给人一口饭吃,于心不忍地收留个傻子。让那些个小混混赊着酒钱,忍不住说出个本该烂在心里的真相。傻子被带走,骗子轮番来,他们想要的气节也撒了气,还平白被人又骗了钱。本来就穷,越借越穷。而银锭桥边,本来是求老同学帮忙让房东姑娘别受骗,可最终自己又过不了自己这关,别人不在意的事儿在自己心里打了结,估计一时半刻也解不开。
不知道这样的故事会有多少共鸣,我看大多数人都是在看笑话。走进影院的也许都该庆幸自己不是那愚昧的农民,走进剧场的也得想这饭馆也不是好开的。然后继续过着自己的平凡生活。忘却勺子或是银锭桥。演员们终究是给力的,陈建斌的陕西话,蒋勤勤的四川话都是浑然天成,金世佳的傻子还有王学兵的大头哥真的非常抢戏出彩,很为王学兵可惜便是。而银锭桥的纯正京味儿,倪大红这次不演反派演个地地道道的小人物竟也让人觉得纯粹。也为勺子演绎的原生态赞一个,好久没有这样的片子,我大概能想起的是若干年前的《我的父亲母亲》或者《秋菊打官司》。电影或是戏剧市场需要百花齐放,需要更多演绎普通人的故事。尽管我知道这一路,无论是陈建斌还是倪大红都是险棋一招,他们注定在市场的拼杀下败下阵来,但却值得所有人敬重。这也许就是一个行内人的勺子精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