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图说】2010北京市家庭教育高峰论坛开幕花絮

(2010-11-20 23:12:02)
标签:

北京

家庭教育周

开幕式

新科技馆

北京市妇联

好开始

小步点

分类: 小步点的活动大集合

    深圳、郑州,接连与亲子阅读密切相关的“两会”过后,“2010北京市家庭教育主题周之家庭高峰论坛”11月19日上午,在位于亚奥地区的中国科技馆新馆一层报告厅开幕了。

 

第一部分【现场图报】   

【图说】2010北京市家庭教育高峰论坛开幕花絮【开幕式现场】

    幕布投影与门票内容很相近,还是直接COPY门票吧:   

    主办单
  北京市妇联、北京市教委、首都精神文明办、共青团北京市委、北京市社会建设办、北京市社科联、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会、北京妇女儿童发展基金会

    协办单位
  中国移动北京公司、中国科技馆、中国电影博物馆、北京市教科院、中国政法大学青少年犯罪与少年司法研究中心、好开始基金、洪恩教育集团父母学院、外研社儿童发展中心、区县妇联

    媒体支持
  中国妇女报、北京晚报、北京青年报、法制晚报、当代家庭教育报、现代教育报、北京少年报、公益时报、妈咪宝贝、父母必读、学前教育、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中国教育在线、搜狐、北京妇女网

 

【图说】2010北京市家庭教育高峰论坛开幕花絮

【开幕启动仪式】

    手柄前推之后,圆盘闪亮起来。随即,幕布当中,家庭教育主题周的各项活动字幕逐一切入,最终变幻为绿色“2010”字样点缀在大树枝头。

    之后,进入“主旨发言阶段”。

 

【图说】2010北京市家庭教育高峰论坛开幕花絮   

 

 

 

 【第一位: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 赵忠心】

     题目:北京市家庭教育的发展趋势及对策

 

    老先生的讲述,深刻中不乏幽默,句句落在点上。可敬!

    遗憾的是讲述过程很快,没有PPT呈现提纲。希望主办方后续会整理出文字稿件来。

 

 

 

 

 

【图说】2010北京市家庭教育高峰论坛开幕花絮

 

 

  【第二位:北京市妇联副主席周志军】

题目:家庭教育视角下探索社会工作者队伍专业化服务的有效模式

 

    第一次与周主席同行,是在六月去门头沟付家台小学的“文化下乡”志愿者活动中。(见相关博文【阅读开步走】深山里的校园图书馆。。。)

    此次,做主旨发言是同样的干练。演讲从妇联牵头做的调查反应出的妇联原有服务于现实需求之间的差距、及后续改进与尝试等方面论述主题。

 

 

 

【图说】2010北京市家庭教育高峰论坛开幕花絮

 

 

 

 

 

【第三位:北京市教研院德育中心书记孟佳】

 

主题:推进家校合作的系统化、制度化建设,为孩子的终身发展服务

 

 

 

 

【图说】2010北京市家庭教育高峰论坛开幕花絮

 

 

 

【第四位:美国加州州立大学教授黄宏灿】

题目:高粘性学习的实现

    对于一个习惯于用美语交流、从小说粤语长大的人而言,普通话的表达确实会有一定难度。即便PPT上有提纲,依旧能感觉到其美语思维的方式在转化为汉语普通话的不太顺畅的过程。加之是最后一位发言,时间上受了限制,也由此,很多内容是精简过的、没说透。

 

【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会站内将有详细的后续音像资料整理

http://shequ.10086.cn/user/space.php?uid=24364578&collection=10001

人民网 http://acwf.people.com.cn/GB/99051/13281769.html 

 

 

最为精彩的是现场“亲子对话”环节。

四名家长与六名儿童代表围绕儿童的参与权、自主权、隐私权以及平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不时有火花擦出。同时参与讨论的,还有校方及政法委等第三方的代表,而在场的观众成为临时“陪审团”。

半小时左右的对话,成为本场开幕式气氛最活跃的一幕。孩子们的现场应对着实令我们这些成年人刮目相看。

【图说】2010北京市家庭教育高峰论坛开幕花絮  讨论开场的引子,是位7岁女孩的“拼音日记”:“我的愿望是妈妈不要打骂我,还希望妈妈不要烦我。。。”【图说】2010北京市家庭教育高峰论坛开幕花絮

     台上的孩子们正处于初二年级,大致14岁左右,按平均情况已是进入青春期的孩子。他们的父母并不在现场,坐在对面的家长代表的孩子们也同处于初二的年龄段。

    讨论的议题是:参与权与自主权。

    首先发言的是孩子们终是落在了“报兴趣班”这个具体事例上。

    由于是现场对话,孩子们的陈述比较快,我只零星做了记录。让我们这些为人父母的人,一起认真听听吧:

    1、家长因为对孩子的爱,常认为我们什么都不懂,比如报班的问题上,我们是没有自主权决定的。其实,不报班,我也可以保持成绩不下来。可是,我们没有为自己选择的机会;

    2、在家长眼中,孩子永远都是孩子。可是,是否看到了我们的成长?是否给了我们成长的机会?如果连机会都不给孩子,作为孩子,又如何能成长得更好?

    3、家庭中的每个成员都是平等的,但家长对我们的包办过多、角色错位,更多时候是“你的事情我做主”;

    4、高考也是孩子“取长补短”的一个过程啊,我们在用好的学科成绩弥补相对差的学科成绩,高考是看总分的。如果家长都把眼睛盯在孩子的短项上、花大时间在“补短”上,很有可能是短的没补上,优点也磨没了;

    5、“分分,学生的命根”,分----在老师和家长眼中,常常是等同于一个孩子的道德品行的。只用分数来衡量我们的好坏,这是我们不能理解的。比如一次考试没考好之后,最终只能被家长逼迫着“认罪”:我就是因为“贪玩儿”才没考好的(而非发挥失常等原因)。

    .......

【现场能很强烈地感觉到,孩子渴望理解、渴望成长、渴望尝试、渴望体验中积累经验的心情。】

 

    家长们的发言则集中在:保障孩子的分数、名次的目标上。透露出对孩子关心的同时,伴随着不允许、不信任、不放手。同时,有对教育制度带来压力的无奈。

    【不禁要问一句:制度已经在给孩子们施压了,家长难道因此就有理由站在制度一边、站在孩子对面,再給孩子们加上一把火、事实去做制度的帮凶吗?!家长的意义何在?家庭的意义何在?冷静下来好好与孩子一起协商作战,远比扛着“体制”的大旗为自己的行为开脱要来得实际些。】

 

    专家给出的建议是:

    1、家长要尊重孩子的权利意识与需求;

    2、“听”孩子发表意见的同时,还要适当“取”:依据孩子“年龄智力”原则,具体事情区别对待;

    3、沟通:“为了你好”不能成为成人忽视孩子需求与意见的理由。

    4、当双方意见不一致、出现矛盾的时候,“约定”是最基本的解决办法:

      4.1 孩子要认识到:父母的人生经验确实比自己丰富;

      4.2 父母也要给孩子尝试的机会:例如,如果自己的成绩保持得住,可以不继续报班;

      4.3 与孩子的讨论,不争对错、而是找问题;不争高低,而是找办法。

    5、对于被教育制度捆绑住的家长与孩子,如果家长不敢让孩子有自主权,孩子不能成为自己的主人,那么孩子永远不会有出息。

【图说】2010北京市家庭教育高峰论坛开幕花絮【图说】2010北京市家庭教育高峰论坛开幕花絮     后续的讨论,一度成为孩子的诉苦大会。家长们被孩子们真实而诚恳的声音颠覆着“无私的爱”的形象。

     临近尾声,一号妈妈忍不住问:“你们一直在说平等、说权利,权利与义务是平等的,你们又为自己的家庭尽了哪些义呢?

    在场的观众以成人为主,台上一语既出,台下不禁一阵小小骚动。似乎都在好奇着孩子们现场的作答。而我也着实为身处一大群成人当中的六个孩子们捏了一把汗.......

    我不清楚各位家长对孩子能尽的义务有如何的预期,且让我们看看现场孩子们归纳的他们对家庭可尽的义务吧,作为父母的我们是否有另外的触动与反思?!

   1、首先,我的出生为家庭带来了幸福。同时,如果家长看到我的成长,也会体会到快乐;

      【对于成人而言:一个孩子的出生,是谁的意愿和选择?!而“能给家庭带来幸福”--被孩子列为对家庭尽义务的第一条,作为自己的一种使命脱口而出。为他们鼓掌!】

   2、父母吵架的时候,我是调解员;

   3、父母生病的时候,我们也会爱父母、也会照顾父母;

   4、日常里,我们也可以用学到的知识帮助父母解决困难;

   5、平等是父母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6、我可以自豪的说:“我是我父母爱情的见证,无论将来他们是否会一直在一起。”【鼓掌!】

   7、如果不爱孩子为什么要生下他呢?生下孩子,就是为了让孩子报班、做家务的吗?很多时候,我们愿意做家务,但家长又说我们什么都不会、或者过度溺爱我们,不让我们做;

   8、我父母的关系并不好,甚至可以说很糟,快到离婚了吧。我妈跟我说过:因为我,他们才在一起。我觉得我就象个锁链,能把爸爸妈妈连在一起。虽然,我这个锁链也挺虚弱的;

   9、我们的学习,也需要我们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学习好了也能为家长赢得荣誉啊;

    ......

【图说】2010北京市家庭教育高峰论坛开幕花絮      看着台上,那一张张率真、朝气、善良、质朴的初二年级孩子们的脸庞,从心里想要拥抱他们!

 

父母不是天生的权威,让孩子们的心声,成为我们这些家长们不断自省的一面镜子吧:

看到孩子的成长、看到自己的行为,

一路与孩子们一起学习着、支持着、伴随着、坚持着、鼓励着、努力着......前行!

 

第二部分 【微博播报】

    自从“被微博”之后,发现这是个比“赖笔头”要还要便捷的记录工具。

    此次开幕式,着实“试新”。逐一回顾在现场织就的“围脖”吧.....

        NO、1

【图说】2010北京市家庭教育高峰论坛开幕花絮

         NO、2

【图说】2010北京市家庭教育高峰论坛开幕花絮

【图说】2010北京市家庭教育高峰论坛开幕花絮

         NO、3

【图说】2010北京市家庭教育高峰论坛开幕花絮[是说第四位发言的嘉宾:美国加州州立大学教授黄宏灿--论高粘性学习的实现]

          NO、4【图说】2010北京市家庭教育高峰论坛开幕花絮

           NO、5【图说】2010北京市家庭教育高峰论坛开幕花絮

[当时,台上发言孩子们的父母们是不在现场的]

            NO、6

【图说】2010北京市家庭教育高峰论坛开幕花絮【图说】2010北京市家庭教育高峰论坛开幕花絮

[以上为讨论最热烈的一条]

            NO、7

【图说】2010北京市家庭教育高峰论坛开幕花絮
          NO、8
【图说】2010北京市家庭教育高峰论坛开幕花絮

[下午,论坛分会场朝阳区幸福天使幼儿园绘本故事《开心起来好甜蜜》现场讲解支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