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游走的小步点
游走的小步点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0,450
  • 关注人气:19,75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阅读故事】那段慢下来的时间,走不完的《四点半》

(2010-11-17 23:42:22)
标签:

亲子阅读

成长见证

绘本

接力出版社

尹石重

四点半

小步点故事妈妈

育儿

分类: 慢慢胖起来的书架-书、乐同享

【阅读故事】那段慢下来的时间,走不完的《四点半》

 【接力出版社出版 图片来自当当网】

 

那段慢下来的时间,走不完的《四点半》

文/小步点故事妈妈 孙慧阳

 

逛书展最大的快乐与痛苦,大都来自于书:看到好书,同时又看不过来。这便需要练就一双火眼金睛在浩瀚的书海里精准锁定。

《四点半》,就是八月在北京国际书展上被锁定的目标之一。

 

【阅读故事】那段慢下来的时间,走不完的《四点半》

版权页上一句“谨以此书献给我想念的父亲、母亲”,内心已仿佛被什么轻轻触动。

虽是精装,16开的小开本大小更适合三岁左右的孩子握在手上,纸张质感与淡淡的底色舒服着手指、舒服着眼睛。

已近五岁半的壮儿指着封面大笑:“《四点半》,好像‘西点羊’,哈哈~

孩子就是孩子,真是无时无刻不“联想”。

我指着封面上的小黄狗问:“象不象舅舅家的小露露?”

“嗯。”壮儿定睛仔细瞧了瞧,凑到封面给小黄狗一个甜蜜的亲亲。

 

翻开内页,大面积的留白中,左上一缕绿色瓜蔓下延、右下一位红裙娃娃小步微移,“四点半”的故事便在动感的画面中开场了。

【阅读故事】那段慢下来的时间,走不完的《四点半》

娃娃转身掀起门帘走入九福商店,下一页场景转切到爷爷的店内。

“老爷爷,老爷爷,妈妈叫我来问您,现在几点?”

随着娃娃的视角望去,爷爷停下手中的活计,抬头透过老花镜的上缘瞧着高高的挂钟:“四点半。”

于是,娃娃转身退出商店,念叨着“四点半,四点半。”回家向妈妈交差去了。

 

这或者是生活中最常发生、也最易被忽略的一幕,尤其有过平房、胡同生活经历的孩子。这看似平凡的开场,又将带来如何的后续呢?

【阅读故事】那段慢下来的时间,走不完的《四点半》

伏笔恰是从这一页,娃娃望向商店门前大公鸡站立在盆子边缘的眼神埋下。且随娃娃的视线,我们一路随行吧……

【阅读故事】那段慢下来的时间,走不完的《四点半》

果然,娃娃并没有马上回家。“大公鸡喝水的样子真好玩”,娃娃停下看呀看;公鸡转去啄蚂蚁,“蚂蚁搬家真好玩”,娃娃继续看呀看,壮儿却一眼就注意到不远处的蚂蚁窝;蚂蚁爬进了新窝窝,蜻蜓结伴又飞来,娃娃“蹦蹦跳跳追呀追”,这一路从田埂边走过,壮儿将蹲在路边的癞蛤蟆指给我看;蜻蜓虽然没捉到,胭脂花朵好鲜艳,娃娃“涂在嘴唇上”,席地而坐躲猫猫,壮儿还发现了花丛中躲着的鹌鹑一家。

【阅读故事】那段慢下来的时间,走不完的《四点半》【阅读故事】那段慢下来的时间,走不完的《四点半》【阅读故事】那段慢下来的时间,走不完的《四点半》

文字简捷,使孩子们有了更多的时间将注意力停留在画面上。而书中的画面已将细节与留白兼顾。

一圈绕回家里来,太阳已落山坳。借助图画书的阅读,作为父母的我们有机会耐心地随着孩子慢慢回家。慢下来的过程中,我们有机会看到孩子的视角、孩子的关注、孩子的乐趣,那便是被惯于忙碌、惯于效率的我们日常忽略着的、不甚了解的孩子的世界了。

【阅读故事】那段慢下来的时间,走不完的《四点半》

跨页上,商店的爷爷右边坐,原来娃娃家就在店门左侧只十步之隔。店旁点亮的路灯照向娃娃,仿佛在说:“天黑啦,快回家。”

可别以为娃娃只顾着贪玩儿忘了正事。其实,即便玩儿着,“四点半”的结果娃娃可是念叨了一路呢。这不,进了门来就报告:“妈妈,那位老爷爷说,四点半。”此番情景,在翻页前被壮儿一语道破。

最后一个跨页。

【阅读故事】那段慢下来的时间,走不完的《四点半》

架上横展而过生机盎然的瓜蔓,对比略显简陋拥挤的院子;妈妈与娃娃对视中的欲言又止,相比屋内娃娃们狼吞虎咽的动感,原本平面儿静态的画面一下子动感十足、冲突十足起来。

结尾处没有更多呈现妈妈的反馈,也正由此给读者留足了空间品读渺渺余味。

 

原本韩国儿童文学家尹石重的《四点半》是首童诗,想必以韩语念出来更有语言的韵律吧。当我从后续王晓明老师《把童心还给儿童》的文字中了解到:尹石重《四点半》的创作背景,“正值她的祖国被日寇残酷践踏的年代,甚至孩子们在学校里被禁止使用韩语、连韩姓都被禁止使用”的时候,再回顾这首被译为126个汉字的童诗,作者将被侵略者几近灭杀的民族语言回归到儿童、通过阅读埋下种子的良苦用心,不由心生敬意。

阅读中,想来韩国的孩子们也未必了解作者的用意,但并不妨碍他们通过倾听故事根植喜爱母语音律的种子。种子的力量是强大的,尤其,当它根植于心灵……

    对于中国的孩子,历史的脚步虽渐行渐远,绘本中简洁的诗句、故事中的童心童趣、画面的细节与留白……依旧会带给我们一段温情、谐趣的亲子共读旅程,在彼此的阅读记忆中书写下这个午后长长、长长的“四点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