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绘本 由 咕噜熊绘本馆 提供】
昨晚去
咕噜熊 绘本馆参加每周三的成人小周末活动,壮壮想跟着被我拒绝了:
“很抱歉,不可以。有些时候,妈妈需要单独的阅读讨论空间。周末,你可以去参加属于你的活动。”
“那好吧,早点回来。”小家伙倒也通情达理。
一早,太阳不错。一路溜达着、聊着天送儿子去幼儿园。
“昨儿在熊窝我们读了《爸爸的33种用途》,你有没有兴趣了解了解?”
“好啊。”
“书里列举了爸爸的33种用途。还别说,之前还真没注意过原来‘爸爸’这么厉害。你能想出多少爸爸的用处啊?”
“爸爸陪我玩儿!”壮脱口而出,蹦蹦哒哒地边走边跳。
“还有吗?”
“爸爸上网看新闻,用知识换钱给我买好东西。”
“嗯,爸爸爱学习,可以当知识库查是吧?还可以当‘提款机’。那买东西的时候呢?爸爸是装货的‘购物车’吗?”
“不象。在超市,爸爸是‘购物机器人’…”
一路聊着,幼儿园转瞬即到。
返回的路上,我回想着儿子的话“爸爸陪我玩儿!”,这与提到姥爷为什么好时“姥爷陪我玩儿!”如出一辙般毫不迟疑、脱口而出的回答。作为父母,我们一直希望把最好的带给孩子,但我们真的了解他们的内心在渴望什么吗?却原来在孩子的潜意识里,“陪我玩儿”是这么一件令他印象深刻、并能带来绝对好感的事情;亲情、陪伴、游戏、互动、交流对于孩子来说,是如此基本的心理需求。
回到书中列举的“33种用途”,我想对于成人(尤其对父亲)来讲,大多数人翻看过之后只莞尔一笑便很快忘记了。但站在孩子的角度:你知道爸爸的哪个“用途”是孩子期待的吗?哪个是孩子最不在意的?哪个又是孩子觉得最不可或缺的?他们的小脑袋瓜里想的究竟是什么呢?
生活中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书中列举的“爸爸的33中用途”之外,或者还会有新的爸爸用途被陆续开发出来。爸爸们虽然通常无法把“33+”的多种用途演绎到优秀,但一定有一些、抑或只是一两个“用途”是无论社会如何发展进步,孩子们的内心都始终坚信的最重要的、不可或缺和不可替代的用途,是爸爸们需要坚持日积月累、身体力行地诠释到位的。
试想,若干年后孩子们成年离开家独立生活,当他们自己也做了父亲,回想起自己的童年中有关爸爸的经验时:爸爸是我的“朋友”、是我的“同伴”、是我的“有声故事书”……
也或者,基于这本《爸爸的33种用途》,今晚爸爸们就可以抽出20分钟时间,带着孩子一起尝试一次亲子阅读的探勘之旅:你的爸爸有哪些用途呢?
附----书中列举的33种用途:
1.
护士;
2.
舞伴;
3.
电风扇;
4.
啦啦队长;
5.
对手;
6.
提款机;
7.
手拉环;
8.
道具设计;
9.
购物篮; 10.
人工导航器;
11.
裁缝师;
12.
抓虫专家; 13.
喂宠物专员; 14.
闹钟;
15.
计程车司;
16.
计时员;
17.
农夫;
18.
发型设计师; 19.
游泳指导员; 20.同伴;
21.主厨;
22.
教练;
23.
建筑师; 24.
喜剧演员;
25.
交通警察;
26.
马;
27.
遛狗专员; 28.
开罐器; 29.
洗衣工; 30.
理发师;
31.
生火员;
32.
有声故事书;
33.朋友......
还有吗?

--------------------------------------------------------------------------------------
往期被推荐的相关博文:
有关孩子的阅读
熊窝里的快乐一日----新浪亲子故事屋博友聚会
初来“咕噜熊”,你需要带上什么?
家庭阅读起步,从待个舒服的姿势开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