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从姐姐那里学来了“手艺”,赶紧地交“作业”来:在家的第一次实践记录留档案备查在这儿。一来梳理思路,二来分享给各位也爱玩儿的大朋友和小朋友们。
第一步:材料准备
如图,共五种:
1、瓷画一片:力求图案凹凸明显、均匀,线条流畅;
2、米汤少许:米粥熬好时,留出一些即可;
3、拓布包两个:纯棉布扎制即可,一个用于着米汤、另一个着墨;
4、墨
汁:精制的书画墨汁即可;
5、宣纸一张:纤维长的,厚薄适中,有韧性的为好。

第二步:基础拓印
1、将瓷画用清水擦净凉干,用小拓包沾少许米汤涂抹在瓷画表面,蒙上宣纸;
注意:
=> 米汤将有利提高宣纸本身的延展性。
2、用沾有米汤的小拓包按压瓷画表面,确保宣纸尽量紧密地贴合瓷画表面的凹凸处。
切忌在纸张与瓷画表面之间遗留有小小的空气泡。
注意:
=> 米汤不宜过多,多则宣纸容易褶皱、断裂;
=>
动作要慢、力道要匀,确保纸张与瓷画凹凸处贴合的紧密程度。
3、按压完成后,放荫凉处待干。
注意: =>
如放置于阳光下曝晒,纸张变形较大,影响最终效果;

第三步:着
色
1、待拓压好的宣纸阴干到七、八成的时候,纸张略微泛白即可取回;
2、将大拓布包沾匀墨汁,依次轻轻均匀拍打宣纸表面,掌握墨色由浅入深。
注意:
=> 第一次上墨时墨汁要干且浅,以后逐次加浓;
=> 拓布包上墨量的多少、墨色的深浅可先在报纸上轻拍测试。
多则潮湿,墨色易集中浸入图中,造成局部墨色黑重(如图左侧落款处右上角位置);
=>
特别注意图案及瓷画凹凸的边缘部分效果是否清晰、与周围的衔接是否妥帖。

第四步:揭取落款
1、取下拓的最好时机是纸张八至九成干时。若尚潮湿即急于取下,则纸张易破裂;
2、将拓画平面放置于事先备好的报纸中自然晾干后,可在拓画两侧题字、落款。
尽可以发挥自己的创意想象,继续将拓画加工成其它好玩儿的物件。
注意:
=> 若将拓画曝晒于阳光下,则拓片易出现凹凸不平及发硬的现象。

一幅别有韵味的拓画就完成了!
后续:对于拓片、拓画的最初印象仅限于碑帖之类,原本寡闻地以为可拓的材料就只是石碑了,从没想过装饰城里琳琅的瓷砖花片居然也可成就韵味别出的拓画。那日随姐姐一转,哈哈~果真是大开了眼界!瓷片选择上的要点,姐姐在博文
《陪孩子玩儿过童年之——拓片、拓画》 一文里有很详细的介绍,在此,推荐阅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