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一隅之书

分类: 随想录 |
1.听箫声,总想到清冽的湖水,那夜色下的冰凉和隐隐约约的波光,那无尽的开阔和幽暗……是的,开阔是它的特质,而幽暗是它的宿命,它以它的特质救赎着它的宿命。
爱听箫声,那样的低沉和厚重背后,是来自低处的倾诉和情愫。那是泥土回旋在风中的升腾,是水光仰望着天空的怅惘,是肺腑对着天地的幽然杳然……
箫声过处,大概是一颗中年的心吧。水波粼粼的跳荡终归过去,足以示人的空阔也已被渐深的暮色掩盖,唯有岁月留下的一腔幽深交付自己,遣渡这空茫余生。
星月寂然下,一点星火明灭来去,那是你,也是我……或许,这不多的岁月是上苍给每个人的礼物,让我们还能有识别内心遵照内心的孤独时日,而不是一味被裹挟在人流中仓皇失措地结束……
独守冷淡,也是好的。所有的心事被凝结成自己的琥珀,无须向谁说,无须交付谁。这命运的世事经过我,却又被我独自收藏,不也成了心里一枚深红的果子吗?独自咀嚼和回味,那是我一个人能决定的事。喜欢这样的凝练和孤独。
2.猫咪去后的日子,大概一周左右,无法覆盖的悲伤。人心如瓷,从猫的侵入到磨合到契入,而后又重新取出撕裂到接受,直至如初始一样,实在太难了……重情,是我的优点也是弱点。我知道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找个替补,覆盖上去,可是这对于前者还是后者,都是不公平的。可是心告诉你,它要好好地活下去,不想要悲伤也不要抑郁……
于是我理解了很多失寡者的梅开二度——想要的又回不来,没有新的,又必然活在旧日的怅惘里,唯有一脚跳过去,感受新生活才是最合适的方式。所以这或许无关薄情深情,而是不得已而为之的结果。
后来,女儿实在郁郁寡欢了很久,就重新买了一只。然后又发现,替代的只是替代的意念而已,没有任何东西是可以完全替代的——过去的猫咪会冲下来迎接主人,会灵活地接受逗弄游乐,会身姿矫健尾巴高高地走路……我们便常常在现任的身上,为发觉到前任的优点而怅然,然后又心绪黯然。覆盖只是自我强加罢了,太美好的东西实在会因为反衬而更加鲜明,身在此中,心却在彼中,又何处得益呢?
而或许更大的发现是,一周左右,那种为之前猫咪的悲痛便淡化了很多,直到我完全有信念觉得可以接受那一切了……人是深情还是寡情?铭记悲痛的心,终究会被时光松绑救赎,还是人心永远有强大的愈合能力?
时至今日,我最终的感觉是,能接受一切的选择。守候孤寂直至愈合,或者新欢替代救主皆有理由。当然,我更倾向于前者。因为在心和外物之间,终究都得到了更好的安置。
3.日子越过越少,但却有一种日渐浓烈的空茫之感,常常白白地让时光流逝掉,却不想做点什么……我知道这不是我的本意,但这却是时光对人的一种枷锁,让你在太多的“做”中看到了意义的渺远,在太多的琐碎中被切割而又甘愿如此!
如果一生至此,是否甘心?答案一定无关肯定否定,而是夜气般萦绕的沁凉,和雾气般回旋的无力。甘于不甘,岂是自己能决定的?或许,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活着,熨帖自己的内心便是最大的自我告慰。世事如此待你,人更该善待自己啊!
4.世事是一场苍茫的大雪。初始时的惊呼赞叹,是红泥小炉,红白交汇的冷热交融;后来是相伴走一程,彼此眼眸交汇,星火相缠;再后来独自走在大雪中,脚步踉跄。纷扬的雪片是送别的背景,是满腹深情抛掷天地的悲怆,是世间再无人问寒温的凄怆……
雪一片片落下来,是祭奠纷飞的往事,还是为故事落一个唯美的结局?
重回大雪中,只有清晰的脚印记得来过的痕迹!
5.我们的幸福感被什么扼杀了?一个单位里充满的多是利益相争的分裂,一个个个体都绑着各自欲望炸药,如何能有温度?能有真实的和谐?不光失去了个体的幸福,也失去了一个集体的竞争力。在日渐老去的年华里,不能彼此依偎取暖,见证各自岁月的足迹,反而成为倾轧的里程碑,悲乎?只在诀别的瞬间,才有片刻的兔死狐悲之感,唉……生命不应该是这样的啊!
6.勾心斗角的世界呆久了,会让人压抑。在一个独处的空间,四野无人,独自看书听曲,那些白昼的喧嚣才渐渐过滤而去。什么才是重要的?人群的作用,更多是勾起人的欲望之链吧?多则,又如何?对生命是否真的能改变什么吗?以心灵的掠杀为代价真的值得吗?
202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