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22一隅之书(十三)

(2022-10-22 22:53:02)
分类: 随想录

2022一隅之书(十三)

1.犒劳自己,莫过于像这样,安静地坐在灯下,感受内心潮汐的起伏来回。这样的时刻,只是和自己呆在一起,只是和所有尘俗之外的一切隔绝开,内心仿佛回到云水的状态——苍茫,缈远,虚无而幻灭。所有的安静,几乎都带着云水的湿润,然而,对于生活而言,这样的湿润已经何其珍贵,因为更多充斥生活的只是无聊无味的语言,乏善可陈的谈资,人被当成了一件沉重而乏味的集装箱。这不是我喜欢的状态。似乎也找不到可谈琐碎之外的心,但不要紧,一切或许都还比不上我和自己的交流。

2。我有一座河流,流淌在隐秘的荒野。穿过城市的大数据,穿过附着的名姓、身份、角色之外,我们还剩下什么?我们的生活似乎几近透明,好像养在鱼缸里的一条鱼。如果在生活之中,还能保留一块非设定区域,我觉得也许这是给自己的最好礼物。隐私一词亦是美好,因为它只属于自己。每个人保留这一块,应是独有的幸福。只是现实社会中,大家却不遗余力地曝光生活,博取流量。想起小说《慢》中所言:“公开了,就不属于自己的了,就是一种失去了”,深以为然。不曾公开的私密,就是别人夺不走的美好。新闻里那些互撕的情侣们,他们又获得了什么呢?情感没有了,连一点回忆的渣都不剩下,何其暴力?

3.在有月亮的夜晚,独坐,想起挥之不去的焦灼。忽然觉得,夜色这么美,怎么可以被现世的价值观绑架,甘做了人质?沧海一粟的人啊,看见了沧海,才能做好自己的一粟。或许,这份或明月或沧海的辽阔,才隐没了一粟周边的棱角旮沓,才拥有生命的本质状态。这是我喜欢辽阔无垠的原因吧?

但,不得不承认,也会越来越在其中看见生命的虚无。一切皆会逝去,很多已经逝去,爱而不得的,痛而不舍的,梦寐以求的,劳而无获的……它们皆变成了云水里越来越浅淡的波纹。费尽心力之后,或许也只能无功而返!不甘像是慢慢松懈下来的拳头,无处不在的力,足以让它摊开手心。就像现在的我,虚无而随意,仿佛在云水中已找不到自己存在的痕迹。

4.人生只能接受吗?一开始,叫你放下了大树的梦,然后又叫你放下麦子的梦,然后又让你放下了萋萋芳草的梦,再然后你越来越低地匍匐在地,最终埋首于尘土,这是无数人的一生吗?或许,执着不放的部分,也是你的荣耀吧。

5.《模仿游戏》中杰出的科学家图灵,赢得了战争,拯救了无数的世人,却无人知晓,并深受迫害。生命或许本就是悲剧更多,再优秀却总是落败于世俗。但其有意义的一生,不是由他人评定的,而是自我论定。别人永远主宰不了的,是他执着研究之时的成就感愉悦感,这是附着在他灵魂之中的。所以活着,别期待世俗,抱紧自己的心取暖就行。

喜欢《模仿游戏》里的爱情,只需要灵犀相通就够了。很多时候,多少人生活的错位和拧巴,是源于只限定于精神领域的,却越位了;只限于宇宙疆域的,却落地成石了。内心的定位和现实的偏差是多少痛苦的根由。理解了,可释然。

6.农民工躺在草地上看天空,我们看不见他的天空,我们只鄙视他破陋的衣裳……

7.不争,不是谦让,而是一种美感;因为争之态,美感顿失。好比拥挤着推搡着挤上公交车,不如等下一辆车来。

8.有人说,简爱爱的更多是自己,而不是罗切斯特,从她不肯屈身做情妇看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的确是的,但是人唯有爱了自己以后,才能爱别人。不自爱的人,又如何挣脱内心的铁环,好比“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非是要阿谀奉承溜须拍马之跪舔姿态,如何自己看得起,如何对得起“修身”二字?同时不自爱的心,也配不上恒久的爱,因为爱是两座城池间的对望和守候,而不是一方对另一方的依附。就像唯有骨头,才能撑得起肉身,唯有自尊自立才能撑得起爱的宽广和厚重。

9.和学生关系挺亲近。可是和亲戚家同龄孩子坐一起,反而觉得格格不入了,一直想不通。后来明白了,那是和学生是有感情有沟通的,看见的就不是年龄和隔阂,而是朝夕相对的温度和情谊。

10.有人不遗余力地表演和学生的情谊深厚,想要得到别人的认同,可是真情需要别人知晓吗?多年之后,学生记得我这样一个好老师就够了,何必现在就急功近利地展示出来呢?情感是要留给时间的,温度是要长存的.

11.新闻里的罪犯往往在遭受不公待遇之后,选择与制约他的人同归于尽。是否,生活不能让他拥有平等,同归于尽便是他制造出来的最大平等?

2022-10-2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