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海有蛟龙

标签:
情感文化时评 |
分类: 随笔 |

读完《人生海海》,最大的感受是,人性之恶层层叠叠,明明灭灭,如蛟龙在海,兴风作浪,不可止息。看此书前,就莫名喜欢“人生海海”这四个字。喜欢的或许是,蕴藏其中的浩瀚如海又幻化多变的感觉。看此书后,读到的不只是人生的浩瀚,境遇的无常,而是人性的潮打浪涌,风云幻变。
上校的一生为谁所害?他正直聪明,善良敏锐,有肝胆有节操,一流的医术,一流的枪法。然而这么个集美好与一身的人儿,偏偏在时代下被折磨成了疯子,无论是精神还是肉体都千疮百孔,让人不忍目睹。
从国民党队伍的营长,到救大人物而进入军统,打入日伪内部,被屈辱地“卖身刻字”,又入日军俘虏营;后日本投降,又进国民党监狱,被营救后做了国民党军医;后队伍弃暗投明,跟随被他所救的解放军首长,做了解放军的军医,前程一片灿烂时,又被爱他的林护士举报,发配回乡;又遇文化大革命,遭受红卫军生死迫害……如果说前面的境遇是造化弄人,虽不得好前程,还能安好;但小说却将一个好不容易挣脱于造化的苦命人,放到归乡的土壤里,却又跌入到万劫不复的深渊,不能不说人性之恶可翻云覆雨,远胜过境遇之不幸。
因私密处受伤,后被接上,从而有了特别之处,自此人性里的贪婪和占有欲,给他的人生上了第一道魔咒,那里刻上了抹不去的女汉奸的名字。和他有权利之争的内科主任,妒嫉中使出下三滥手段,借女人之手,污他的名,夺他的前途。爱他的林护士因爱生恨,受人挑唆,举报“强奸”,断送了他的一切。悲哀的是,逃得出枪林弹雨风雨突变的前半生,逃不脱可岁月静好的后半生。
人性的黑,有原生的黑,有被激发的黑,更有土壤滋养出的黑。
回乡后的上校被抓,逃脱后又被举报抓回,公审欲被扒裤,这命运的三叠其实根植于人性之罪。人性是有原生之黑的,小瞎子就是典型,包括年轻的红卫兵们。小瞎子作恶使坏,有先天家庭的匮乏,母亲离开,父亲瞎佬过问不来。隐藏在他血管里的坏,首先是看不得别人的好,容不下别人的好,或许唯有别人倒霉了才能让他找到平衡感。其实这样的人性并不少见,就像身边一直经久不衰的现象是:要么炫耀自己的所得,要么使劲贬低别人。小瞎子自然无可炫耀,踩踏别人便成为更大的选择。活得优越的上校自然是最应该被嫉妒被踩踏的。
这种原生之黑,可以说贯穿了小瞎子的一生。在他被挑筋割舌不能语时,也要用脚造出一个鸡奸犯的毒谣,让“我”的一家受尽屈辱;在多年以后,各自生活毫不相关时,和“我”qq聊天,还要继续黑着“我”的父亲,吐着比毒蛇还毒的信子……这样的人,这样的原生之黑,真是让人绝望。作家是要告诉我们,总有这样的人存在着,以攻击的方式以恶毒的方式,胸有有多少久久难平的恶气或者境况不如人,就会绵绵不绝吗?甚至境况如人了,志得意满了,这种黑也未必会消失。
这种黑,不光表现在小瞎子身上,还表现在红卫兵这群唯恐天下不乱的年轻人身上。当手中拥有可以左右他人的权力,自然也是从踩踏优越开始的。仿佛打击了优越者,便凸显了自己的优越感。
同时青春的热血又是多么无明汹涌的能量,一如小说中的少年“我”,虽然喜欢上校,也深知父亲和他的深厚关系,但还是更喜欢和大家一起喊口号,“打倒——!”“打倒——!”“打倒——!”这个振臂高喊口号的时刻是他最幸福的时刻……这种幸福或许就是融于一个集体的热血吧——让汹涌的激情有所寄托,让孤立的个体有所依附。此刻,人性的温良,思辨的理智,情感的考量,统统让位于这种热血本能。若手中还能拥有生杀左右的权利,必将成为一把冷酷的利刃。这样的黑,自原生始,又加诸纵容的土壤,注定会铸就一座座深渊。
而深渊的日渐庞大,一定离不开恶的不停激发和推动。
逃脱之后的上校,为什么会被讲究大义的爷爷举报?这是村人们无法谅解的事。然而人性从来复杂多变,当初帮助上校逃走是真,但是因为上校而带来的鸡奸犯谣言的屈辱,让他做了恶的帮凶。他是为了对儿子的爱,为了自己的面子,为了对抗小瞎子的谣言才出此下策。爷爷是个好人亦坏人?只能说人性向来多变,因恶而催生出恶是常事。又如小瞎子抓了上校,“我”的父亲自然会狠狠报复他,而受其报复后,小瞎子又岂会甘心坐受,自然心中之恶有如澎湃之水,激荡翻卷上下……日后,也定然要狠狠发泄出来。
所以才有了更致命的伤害,即是要被当众扒裤子。当然,这还不是一人之恶,而是众人之恶推之了。与其说是人的好奇心使然,倒不如说本性之恶层叠如山,才推出别人脚底的渊薮。小瞎子的阴谋是全副武装地上场,他的父亲弟弟以及花钱雇来的二流子冲到台上了,而手握喇叭的不制止,台下的领导交头接耳,未有决定,而扒裤子的手已经近在眼前,上校像野马一样挣脱出去,又像野马一样疯了……这里,我们没有看到善和恶的交锋,只看到善的让步,还有权利者的自保不作为,而此时的恶却已是被精心策划过的,大于平日数倍,加诸台下还有愿意看一看的回应!要有多深的文明,才能阻止这样的原生之恶,激发之恶,众人之恶,但凡那时有一处善的空隙,上校的命运或许可以改写。只是对人的尊重,对人隐私的尊重,这注定是一条横跨在本能之恶上的文明之桥,绝非朝夕可成。
上校为谁所害?作家说“生活是部压榨机,把人榨成了渣子,但人本身是压榨机中的头号零件”。深以为然。从上校本有的一点优越,到被推入万丈深渊,隔着的正是人性的距离。
人生有什么真正可靠的吗?在上校身上,我们看到的只有两个字可靠,“情”与“恩”。“我”的父亲和上校之间是真情,无论什么情况,都不会背叛对方,只会永远为对方考虑,不离不弃;老保长接受过上校的大恩情,对一个相对朴实的村人而言,这是足够他重新活一次的礼遇,他至始至终拥戴着他;而“我”的爷爷是个讲究“义”的人,可惜,恪守的道义在私心和面子面前,就缺少了抵抗力。
读到最后,世间之恶,唯有情谊之深可抚慰。
当然,或许也不必太悲观。有人如小瞎子延续了恶,也有人如“我”延续了深情与善良。唯在这样的盘旋对抗理,文明的种子才得以缓慢萌发壮大的机会。
世间可得圆满吗?不必奢望!在林护士和上校的厮守剧情里,我们看到的却是摧毁变形的相守。人生海海,无数的潮打浪涌会注定各自境遇的不同,更注定了各自命运的走向。
人生不易。都在人间活,多一点悲悯良善,那是恩慈了别人,也是恩慈了自己。
202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