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在春天里奔跑
(2023-03-21 17:19:11)1
请朋友为我设计封面,他欣然同意。我发给他那幅二十年前他的画,是桌子上的瓶花和一旁碗里游着的蝌蚪。那幅画的色调有着一种我喜欢的沉郁,是以墨绿、蓝色和青色为主,同时有着灰色和白。那个调子里透着宁静和高贵的气息,我希望他能够以它作为一个模糊的背景,因为我确实喜欢那幅画。
他觉得不太合适,说你的文字如初秋的风,那时夏天刚刚过去,秋天说来还没有来,那时的风是一股清新的暖风,风缓缓地吹过山坡,吹在人的身上,那是一种非常温暖非常舒服的感觉,但那幅画的色彩过于浓重了,与那阵小风并不是特别协调。
我说我知道,其实脑子里最初显示的是他曾经为一个朋友的诗集以及为《收获》杂志所设计的封面样式,是那种简单的,淡淡的感觉。
但或许,有点冲突也是美的。主要还是因为喜欢那幅画。
2
感冒之后不仅觉得身体无力,心力也似乎被消磨殆尽了,只能进行短暂的阅读和碎片式的文字表达。或者只是躺在那里,发呆,冥想,或者沉入不久之前刚刚过去的一些场景,或者一些久远的瞬间,在细节中流连不返。
从前天开始终于慢慢恢复元气,在一碗面中感受温情。各种花儿都开了,樱花繁密莹白如雪,海棠淡粉低垂开放,玉兰花还剩仅有的几朵挂在树上,其他的都已零落成泥。
春天里万物生长,很多事物都变得情感丰沛。比如树上的鸟,和草丛里的小野猫。风儿轻轻地吹,阳光柔和地照在窗帘上,这世间充满了温柔的暖意。
早晨听鸟鸣,寂静中的一种空灵。起初是一只,犹豫的,断续的呼唤,那是一种近乎想念的声音,继而是两只,多只,跳跃着彼此嬉戏纠缠,以春天的欢欣。
“一个人在田埂上,蒲公英怀抱着小小的火焰,在春天里奔跑,一直跑到村外” ……
3
周日小轩去了学校,我们便坐在沙发上,看纪录片,拍家中器物和各种花儿,聊天,偶尔翻一下手机。不知不觉就是中午了,不想起来做饭。
先生说,你要是饿了你就和我说啊。
我说,饿了。
他笑了,说,你要是饿了你就过一会儿再和我说啊。——你说的有点快。
但确实饿了。便吃了大餐,他去做的蛋炒饭。想,等以后轩轩上了大学,我们将过一种怎样的生活呢。
头依然有点痛。他帮我揉揉,而后笑道,就你这脑袋,特别像你们老家的山,高低起伏,起伏还不大,坑坑洼洼。
我便自己摸摸看,自己的触感完全不同,感觉很平整啊。
4
那日一个朋友问我,学生们首考结束,你焦虑吗。并说她有一点焦虑,因为她的女儿有一科没有发挥好。我说我不焦虑,虽然儿子没有考好,但还有几个月的时间,还有无限可能。即便六月的高考也不理想,我想我们都已有了精神准备,人生很长,一件事不能决定你的一生,也不是每一次努力都会有你想达到的结果。
有一天和轩说,你要明白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的真意,特别是失败这件事,你要有任何心理准备,你要让你的心变得结实,比如测验,时而好时而不好,考得不好了沮丧一下是正常的,但马上就让它过去,要打起精神心平气和地继续向前走……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年轻的时候不理解这句话,总觉得是说反了。但当你经历的越多,特别是了解到周边的亲人和朋友的处境越多,这种感慨便越来越强烈。我们活着,我们努力生活,有些事情是可以通过努力自己去控制的,但有些不,一些生老病死,一些事情的走向,一些偶然,一些天注定,很多时候都是无能为力的。
而我们要学会的,不仅仅是努力向前,还包括该如何去消解那些烦恼和痛苦。知道“无常”才是不变的规律,就会对所有的获得有珍惜之情,有感恩之情,就会心存敬畏,就会居安思危,就会以接纳的态度去对待无常的发生。有一句话说得好,人生在世,“除了生死,都是擦伤”。
5
人生不仅仅有苦,更多的是有爱。爱是化解那些苦的唯一方式。看希阿荣博堪布的《次第花开》,他说到比较亲密的人之间的一些相处,发现我们对亲近的人反而更难以无条件地去爱,主要是因为亲密的人之间往往有太多执着,会对对方有太多的期望和要求。
“越是关系亲近的人越容易闹别扭,比如父母与子女之间、爱人之间,都是真心实意地为对方好,可也常常因为这种满带着欲求的好而彼此受伤害。对亲近的人,我们并不缺少爱,而是缺少宽容和放松…”
我们并不缺少爱,而是缺少宽容和放松。想想确实如此。在一些关系中的鸡零狗碎,相爱相杀,无非都是希望对方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或者意志去生活。很多年前看过一本书,书名印象很深,《爱的恒久是忍耐》,当时感觉这句话说得完全不对,爱是一种化学反应,是一种最自然的精神的契合,如果上升到理性的忍耐上才能继续爱,那还算爱吗。而随着年纪越来越大,发现这句话原来是真理,彼此宽容,放松,忍耐,让对方成为他自己,确实是爱的更高的层次。
而赫尔曼·黑塞在《纳尔奇思与歌尔得蒙》中也描述了另外一种爱,那是一种超越友情和爱情的灵魂之爱。因为非常喜欢这段话,所以进行了摘录。
纳尔奇思对歌尔得蒙说:
你是所有人中唯一我想去爱的人,你无法衡量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沙漠中的甘泉,荒原里的花树。我的心没有枯萎,我的灵魂中留存着一个等待神谕的地方,为此我感谢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