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挂念
(2023-01-30 10:14:51)回到老家后,我们稍作停留,就去看望外公。外公家离他们家并不是很远,开车只有几分钟的距离。这两三年里,婆婆几乎每天都蹬着一个小三轮车去看望和照顾外公。
当车子从大路转向右侧一个田边小路后,我便知道快要到了。小路一直延伸到外公家的门前。
因为刚刚下过雨,通往房间里的那条小径有些泥泞。小径旁是那口古井,不到一米的直径,井旁放着几个水缸和水桶,没有辘轳,用井水时还是那种很古老的提水方式。旁边的橘子树上还挂着几个鲜黄的橘子,让阴天里的一片灰暗有了一抹亮色。
之前婆婆几次在电话里说,外公恐怕要不行了,可能会熬不过这个年。但过几天又说,情况有好转,能断断续续地聊天了。在聊天中他责怪大外公不去看他。他说,他不想我了,也不来看我。
他们兄弟俩感情一直很好,外公病卧在床上,非常想念他的哥哥,他希望能看到他。他不知道101岁的大外公已经因为新冠在前几天去世了。大家怕外公难过而加重病情,对他进行了隐瞒。
他也告诉婆婆要我不要去看他,他觉得多天卧床不起,房间里必然又脏又乱,他不好意思让我们看到。
我为此非常感慨,人在这样的境况下,想着的还是他人,以及依然保有那种生命中最深处的尊严。
有次和姐姐聊天,我们说到父亲和母亲离世前的岁月,以及我们所做的不够的地方。我们用了很多“如果”,然后设想着“如果”后的各种可能。我不知道姐姐在另一边是怎样的,和她说的时候,我流下了眼泪。那种后悔和不安是一生的,虽然不会成为很重的心灵负担,但每每想起,总是会有诸多的遗憾。那日有个朋友说起类似的心理,她说,在这样的抉择面前,怎么做,都会后悔,都觉不够。
前两天婆婆又在电话里说,这回外公恐怕要真的不行了,因为他开始嘱咐一些事,特别是叮嘱他们兄弟姐妹之间一定要和睦。
先生向我转述了这些,说,老人们都很在意自己的儿女之间和不和睦。
我说是的,在他们的心中,最在意自己孩子的地方,一是健康,二是和睦。
这让我想起母亲那时。母亲去世前的一些天里,老叔回去看望她。她很认真地交代老叔一件事,要他一定要把这件事安排妥当。她的担忧来自他们住的这套房子,她担心她去世以后,哥哥和弟弟两家会因为房子而产生隔阂。
事实证明母亲完全不必为此担忧。在老叔与弟弟的单独聊天中,说及母亲的嘱托,弟弟觉得这根本不算什么事儿,并说了他的想法。叔叔很高兴,说在他心里琢磨了很长时间的事儿,被弟弟一句话就解决了。他连连称赞弟弟的胸怀,说他大气,并说,看来我还是小看了你。
弟弟和哥哥两家一直非常和睦,他们各有两个孩子,邻居们总是说,那四个孩子,你都分不清谁是谁家的。确实,四个孩子被大人们同时疼爱着,不分你家我家。晚饭后我们坐在那里聊天,弟弟家的小杰跑进来,不找自己的妈,而是一头扎进大娘的怀里,长时间地在她怀里腻歪着听大人们说话。
我们的家族几代以来都是以孝顺、和睦而被周边的人称道。我写了很多关于亲情的文章,一些朋友说我是一个特别重感情的人,其实这就是我的大家庭的特点,每个人都是如此,亲人们之间,在相处时,永远都是为对方着想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