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无所顾忌的表达,与无所顾忌的存在

(2022-05-19 08:17:46)

 

那日看拉斐尔《草地上的圣母》草图,哑然而笑。那两个小孩被这位大画家(当时他才23岁)摆弄来摆弄去,变换着不同的位置,头部也歪向不同的方向,实在不知道怎样的构图才是更好。想象着画家当时的纠结。最后成稿,自然是最和谐的一种存在。


无所顾忌的表达,与无所顾忌的存在

无所顾忌的表达,与无所顾忌的存在


贡布里希说,大意是,画家作画的那个感觉,过程,其实没那么复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会有一些体验,比如搭配衣服,什么颜色和什么颜色在一起,或者插花,这边多一点,那边少一点,追求的无非就是一种“合适”,你若让画家自己说一说他们的创作规则,他们也大多说不出一个所以然来,他们并不去依据规则,而且也只有极少数人会根据自己的经验去总结一些所谓的规则,但大多情况下,他们只是靠自己的较之一般人更敏锐的感觉,觉得,只有这样画才是最合适的。所以才一代一代,推陈出新。

 

十几年前看一个画家朋友的文章,说有些人总是喜欢故意去拔高,总是千方百计想从简单中挖出深刻来,他用朴实而又倔强犀利的语言说:哪有那么多意思意义,猪头肉没有中心思想,吃在嘴里香而解馋,觉得不中看就回家。

类似的说法还有很多。雷诺阿认为,艺术是关于情感的,如果需要解释,则称不上是艺术。

常玉说,关于我的作品,我认为毋须赋予任何解释,当观赏我的作品时,应清楚了解我所要表达的,只是一个简单的概念。

乔治.莫兰迪给自己做着总结:我本质上是那种画静物的画家,只不过传达一点宁静和隐秘的氛围。越是简单、平凡无奇的事物,就越能从多余的诠释中获得解放。

陈丹青觉得,艺术顶顶要紧的,不是知识,不是熟练,而是直觉,是本能,是骚动,是崭新的感受力,直白地说,其实,是可贵的无知。

贡布里希也给了我们另一层的宽慰,当你看一幅画时,你若对绘画知识一知半解,倒不如什么都不知道更好,因为那些你所谓的专业知识会影响你的体会。


无所顾忌的表达,与无所顾忌的存在

                                 莫兰迪的瓶瓶罐罐

 

说及绘画,时常会听到身边的朋友说:我不懂画。

我一直不清楚怎样算是画。一幅画在那里,你能够获得什么,全凭你自己的感受。

要么喜欢,要么不喜欢。

喜欢它或许是因为它触动了你的一些回忆,让你想起与之相同的一些场景,

或许是你喜欢了它的色调,肌理,厚厚地颜料涂抹层层叠加,以及它所传递的那种宁静的氛围和美感,

或许,你惊叹它的技术的娴熟,细腻,画面的展示和你见到的一样真实,

或许,它用一种特别的语言讲述了一个传说,同时也触发了你更多的想象,

也可能,它传递出来的情绪忽然让人产生共鸣,喜悦或者悲伤,

甚至仅仅是,它的存在穿越了千年,当你看到它,了解了它背后的故事,似乎也看到了那些久远的历史,而内心也似乎与它一起经历了岁月的沉淀,

更或者,仅仅因为它的知名,让你感觉你也在一瞬间,成为了一个奇迹的见证者,哦,原来它是这样的….


 无所顾忌的表达,与无所顾忌的存在

                                梵高,葡萄梨子和柠檬


 大多数的我们都喜欢音乐。各种年代,各种曲调。然而我们大多数人可能都不懂五线谱,也对那些乐器不识一二,也不知道这些歌曲是属于什么类型,但依然不排斥去听。

 

绘画较之音乐或许出现得更早,从公元几万年前原始人绘制洞穴绘画开始,艺术就已经伴随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这么说好像也不对,如果从一个妈妈哼唱不成调的曲子给小宝宝听开始,音乐也即产生。

 

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绘画在远古时代的地位并不是很高。艺术家们那时还不叫艺术家,只是一个匠人或者手工艺者,从分工的阶层来说,他们还不如一个普通百姓,还总会被一般人看不起。而中国即使到了元朝末年,人有十等,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商,七匠,八娼,九儒,十丐,文人墨客仅仅排在乞丐前面。

 

在这样的发展过程中,绘画一直贴近着人们的生活。最初的作品都是定制,贡布里希说,多年后等它们忽然上了墙,似乎就与大众生活的距离越来越远了,就显得莫测高深起来。


 无所顾忌的表达,与无所顾忌的存在

     米勒,拾穗者


诗歌,哲学,戏剧,电影….对其欣赏可以说是一种脑力劳动,给你启发,让你思考。而音乐,绘画,我想同时加上大自然,都是和本能相关,更多靠你的感觉,你若愿意思考也没有错,但你完全可以不用思考,你只要享受就够了。他们带给你的感受是一瞬间的事儿,喜欢就是喜欢了,不喜欢,也不用强求。

当然一幅画的创作过程需要技巧、技艺,就如我们每行每业都有自己的专业技能一样,这些技艺让我们尊重,但我也不需要必须去懂你到底用的是什么方法,以及你有着一种潜意识中的属于你自己的怎样的绘画体系。

 

所以,作为隔行者,我们不必羞愧于说我喜欢一幅画,也不必羞愧于一幅价值连城的画我们竟然看不懂,竟然不喜欢。

 

写过一些与艺术相关的文章,艺术家朋友看后鼓励我说,你写涉及绘画的文字,是对绘画有些认识的旁观者的角度,这很超脱也自然,没有对错,只有喜欢,这反而让你可以无所顾忌地表达,而绘画最高的存在形式恰恰是无所顾忌。

这话让我呆了半天,说,无所顾忌的表达,与无所顾忌的存在,说得真好啊。


无所顾忌的表达,与无所顾忌的存在

  米罗,月光中飞行的鸟

无所顾忌的表达,与无所顾忌的存在

 米勒,喂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平淡中的诗意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