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军忽悠“巴菲特”的一场戏
(2011-08-03 22:36:59)
标签:
股票 |
分类: 投资日记 |
这是一场赤裸裸的作秀!
对于招商银行的老股东而言,崔军先生的作秀无疑于给投资者添乱。乍一看,好像挺有道理,引来巴菲特的结果大家可想而知。但仔细一想,都站不住脚。
首先,以H股市价向巴菲特定增实在是让股神笑话了。连英国“巴菲特”都知道买挂靠A股的招商银行票据(ELN),没理由正宗股神会傻到这种地步:同股同权背景下,购买超过A股接近20%的H股(而且还是市价,晕)。人家虽然人近古稀,还没到老糊涂吧?回去查查看,股神买银行股都是什么时候,什么代价。如果说2008年底倒还有可能。
其次,招商局集团不会拱手让出持股权。过往很多年,很多外资机构都曾试图进入招商银行的董事会,但结果都是被否。看看这些年的中国金融企业,哪一家没有外资入主?唯独招商银行一家都没有。不是质地差,而是大股东持股比例本身不高,怕被摊薄了持股比例。招商局以往对金融重视程度不高,秦晓先生过往在金融上有过不少值得商榷的败笔,例如低价清空了中国平安的股权给汇丰;例如招商银行上市时否掉了老马提出的金融控股的模式。否则今天容纳了中国平安(保险)、招商银行、招商证券、招商基金的招商金融控股集团,将是多么宏大的蓝图。(当然,对控股集团的内部复杂的风险控制能力要求太高,也许这是当初否掉的主要原因)
再次,完全在H股定向增发违背了当初的股东授权预案,还需要重新经过股东大会审议。另外,能否通过证监会、银监会的审批都还难说。
最后,原则很简单,高PB时定增对老股东有利,低PB时配股对老股东有利。目前招行静态PB相对同行不低,但仍在历史最低水平。
其实,崔军先生自身持股比例恐怕也不高,不知道怎能拉拢到3%的股东?否则连提议案的权利都没有,有何用?如果要否掉,则需要更多的股东加入进来,这是不太可能的事件。
他的想法,恐怕只是希望借助巴菲特的“名头”,即便最终落空,也能弄点噱头,说不定炒高股票,然后溜之大吉。当然,有这种想法的机构恐怕也不在少数。不过我相信大多数股东是不会相信这种噱头的。
作为招行的老股东,当然希望股神能青睐公司,但我不希望这种闹剧般的开局。股神没买的好股票好公司多了,没他照样蒸蒸日上。关键还是招商银行公司自身励精图治,以出色的成绩回报股东,这才是投资者之福。那些类似弄点“巴菲特”概念炒作的投机者,最终只不过是在风中追逐纸片而已。崔军先生,请消停些吧!如果您看好招商银行的未来,请积极买入或耐心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