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性化时代的新型两性关系

(2019-06-16 18:15:18)
标签:

情感

两性

健康

文化

分类: 性社会篇

 性福名言浅读

性化时代的新型两性关系

 文/潘海

性化时代的新型两性关系
(潘绥铭教授)


性化时代Sexualized era)的概念,是潘绥铭、黄盈盈两位教授共同主持,由中国人民大学性社会学研究所历经10年,通过三次社会大调查,而在《性之变:21世纪中国人的性生活》报告中提出来的。

性化时代至少具有以下这些“划时代”的历史性标志

——性关系的传统格局迅速变化:以前“唯婚可性”,如今“人皆可性”;

——性观念的价值体系深刻转型:以前被视为淫荡放浪的种种行为,如今随着“性的快乐主义”旗帜高扬,已成越来越多男女“为快乐而性”的共同信仰;

——多伴侣的累计发生率明显增长:在三次社会大调查所经历的2000-2010年这10年之间,男性多伴侣增长了47.1%,女性多伴侣增长了21.5%

——女性的性革命已经开始:随着性自主意识的增强,女性已不是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所说“丈夫淫欲的对象和生孩子的工具”;

——性管制的公共权力全面弱化:单位制度的瓦解、陌生人社会的形成、私人空间的独立与扩大、广泛的人际交往与互动,彻底突破了男女关联的传统。

于是,在两性组合的理由上,爱情已不再是性交的必须前提,婚姻也不再是性交的最终归宿,生孩子甚至已成自由性交的可怕天敌,而直接的金钱交易也在日益广泛的网约性交中逐渐淡化。

于是,由此而派生,两性组合的具体方式也随之而深刻地改变:单身男女撕掉了传统“找对象、谈恋爱”的温情面纱;已婚男女超越了以往“固定情人、长期偷情”的婚外出轨模式;思想前卫的恩爱夫妻更跃出了“从一而终” 的“性权婚属”格局,跃跃欲试于换偶、多P与群交……

性化时代的新型两性关系由此而初成。

 

------------------------------------------

参考文献

潘绥铭、黄盈盈:《性之变:21世纪中国人的性生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7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