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时尚篇 |
为了俏丽,我们Style
《俏丽Style》杂志2005年第4期卷首语
潘 海
俏丽这个词似乎有些老土,但许多老土的东西却是中国女性亘古不变的追求。
白居易有一个弟弟叫白行简,他在名为《三梦记》的诗中,追述了一位让他过目难忘的乡间民女:“鬟梳嫽俏学宫妆,独立闲庭纳夜凉”。据说,以“俏”字来形容女性之美,便由此开始。其实,那个让老白心驰神往的乡下姑娘,不过是把一头秀发梳理得有模有样,在夏夜的月光下仿佛宫女一般“嫽俏”。
原来,俏是女性美的自我升华!
屈原有一个弟子叫宋玉,是楚国的大辞赋家。他在《登徒子好色赋》中以“娴丽”二字赞美一位玉女,据说开了以“丽”形容女性优美资质的先河。从此,“丽质”一词在男人笔下走俏:梁朝的简文帝在《乐府》诗中动情赞美“名都多丽质,本自持容姿”;魏文帝曹丕在“思妇”之作中诺诺称颂“谨奉赋一篇,以赞扬丽质”;白居易在《长恨歌》中更是留下了千古绝句:“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丽质”成了美女的代名词。于是,由“丽质”而“丽人”,曹植在《洛神赋》中描写出水之洛神:“睹一丽人,于岩之畔”;鲍照在《芜城赋》中描绘东都之妙姬:“南国丽人,玉貌绛唇”。而为了培训符合标准的丽人,唐朝甚至在宫中设置女官,曰“丽妃”,位居贵妃、惠妃之下,正一品,协助皇后主管宫中女性的礼仪妆容与道德。
丽,原来是女性美的最高境界!
但是,仅仅有了俊一点儿、俏一点儿、美丽一点儿的迫切要求似乎不够。因为今天的女孩都开始Bopo了,如果我们还奉行着白居易们的俏丽观,毫无疑问我们会永远的老土。所以,为今天的俏丽,我们必须引进新的风格,引进时代的风格,引进世界最为流行的风格。
于是,就有了我们手中的这本《俏丽Style》。
《俏丽Style》的许多内容来源于日本著名的女性期刊《Style》。虽然把Style仅仅理解为“风格”并不能包容《Style》杂志的全部内涵,但是,风格从来就是女性美最重要的特色之一。举个简单的例子:作为现代职场的女性,一个月至少要上班二十多天吧。那么,每天该以什么样的服饰、什么样的发型、什么样的妆色、什么样的整体形象出现在上司、同事以及客户的面前?这就需要为自己设计出一种恰到好处的扮靓风格。而创造不同风格的理念与技巧,正是《俏丽Style》的主要内容之一。
于是,就有了这本刊物的宗旨,也即本文的标题:为了俏丽,我们Style。
相信更多的女性在阅读本刊之后,会因为掌握了Style的追求而致更加的俏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