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清热解表补虚,治愈持续发热

(2019-02-10 15:38:14)
标签:

发热

清热

发表

补虚

分类: 小儿感冒

清热解表补虚,治愈持续发热

    最近(2019119日)治疗了一例慢性发热的患者。为什么称之为慢性发热呢?因为发热持续了三个多月了。期间是不是就没有治疗呢?不可能的。家长带着患者四处治疗,打针输液,西药中药,还有针灸,推拿,按摩,拔罐。但是通通都没有解决发热的问题。患者三个多月来一直持续在发热状态。最低温度37.9度,最高温度38.5度,有时甚至39度。我看了前医用的方子,有解表的,还有温补的。为什么用温补呢?一是大概是学习火神派学多了,受其影响吧!二是患者面色晄白,精神萎靡,诱导了医生用温补退热。药用炮附子24克,白薇9克,茵陈6克,片姜黄9克,鸡矢藤18克,炙甘草6克,枳实9克,知母6克,丹皮9克,肉桂6克,姜半夏12克,水煎服,日一剂。7剂。患者用药后,体温丝毫没有下降,没有任何效果。患者张某冰,男,14岁,是山东东阿人士,坐在在我面前的时候,我也很感觉遇到了难题。因为他不是一般的感冒发热患者。感冒还能持续一个月?一个是病程太长,发热超过三个月,二是患者面色晄白,形体消瘦,恹恹欲睡,精神萎靡不振。这到底是一个气虚发热呢?还是一个外感发热?令我非常纠结。就像法官判案子,又像指战员指挥作战。判断错了,治疗不会有效果的。我也确实不敢确认他就是一个气虚发热,虽然他面色晄白、精神萎靡。为什么呢?患者还有其他的症状。刻诊见到:面色晄白,精神萎靡,形体瘦削。咳嗽但不严重,咽部充血特别明显,扁桃体2度肿大。口中异味,大便两天一次,成形。上个周二患者还出现了流鼻血。盗汗,怕热,晚上睡觉容易蹬被子,舌质红,苔白厚,稍微有点黄,少津而干燥。脉沉弱而数。清热解表补虚,治愈持续发热


清热解表补虚,治愈持续发热

    综合舌脉,四诊合参,我认为这还是一个内火炽盛的病人,但是,由于病程比较长,耗伤了人体的气血,所以,这个时候还伴有一些虚像,主要表现为气血亏虚,气阴两伤。因此,治疗方案我想还是选择以清热为主,发表为辅,佐以补虚。处方如下:

   麻黄10克,生石膏90克,杏仁10克,双花30克,连翘20克,

   生地30克,玄参30克,麦冬30克,苏子20克,牛子20克,

   焦三仙各10克,黄芩30克,厚朴10克,槟榔20克青蒿12克,

  知母30克,白芷10克,辛夷9克,西洋参10克,生黄芪40克,

  当归20克,五味子10克,甘草9克,罗汉果一个。七剂

    生姜20克,大枣六枚为引。水煎服,日一剂。一副药煎煮两遍。将两面煎出的药液兑合,然后再进行浓缩,浓缩到500~600毫升,分3~4次,甚至多次温服。

    121日,患者母亲QQ我:苑大夫,您好!实在不好意思打扰您。星期六下午带孩子找您看病的家长。孩子发烧3个多月那个病号,吃了药以后,拉稀水4~5次,肚子不疼,精神状态不如以前,全身更无力了,无食欲,吃点东西或喝药后有饱胀感。其他症状没有变化。体温385

     碰到这种情况怎么办呢?难道我的用药有失误的地方?病人是一个气虚发热的病人,过用了苦寒的药物来给他清热,路子不对吗?让她发孩子的舌苔拍照发过来。患者母亲把舌苔发过去看看。清热解表补虚,治愈持续发热


清热解表补虚,治愈持续发热

    看了舌苔以后。我心里有底了,坚信这还是一个内热的病人,应该继续坚持服药,泻肚子是服药以后的正常现象,如果不泻肚子,体内的热邪火邪怎么能够有出路呢?肚子也不疼,拉完肚子以后也没有更加不舒服的表现,体温控制在385,所以不用担心。孩子精神萎靡,他以前就精神萎靡。在这个关键时刻,作为大夫,一定要有定力,就像指战员指挥作战一样,对整个战役要有把握,要有预判,而且要坚信这个方案,一定能够战胜疾病,自己的战略战法是对的。

    患者妈妈又告诉我,孩子不能用生石膏,用生石膏超过10克就会泻肚子。那么,你能听孩子妈妈的话吗?如果没有生石膏,如果不泻肚子,那么他这个体温怎么能退下去呢?我告诉孩子妈妈,一定要坚持用药。另外将药液浓缩一下,浓缩到500~600毫升,分3~4次温服就可以。一定要遵守医嘱。不要喝太多的药。

    122日,患者妈妈又QQ我:

    苑大夫您好!孩子下午一觉醒来,一直在出汗,在这之前(除晚上睡觉出汗外)从来不出汗,这是怎么回事?

    孩子出汗,应该是好现象。一直出汗,那说明我们这个药的发表作用已经发挥了。以前无汗,大概是因为汗源不足,无汗可发。不大便,不出汗,热邪无法排出,表邪无法表出,怎么退热呢?发汗以后体温应该是很快降下来。所以,我信心就更足了!

    告诉患者,继续用药。

     2019126日复诊。

     患者124日体温就恢复正常了,365125日也是365。现在患者体温正常,精神状态明显好转,能出去走动玩耍了!仍然有张口呼吸。打呼噜,盗汗,纳可,眠可。大便每日2~3次,舌质红,苔白厚。热势已退,但余热未清,仍然需要以清热为主,然后加重补虚的量。


      生黄芪改成50克,加霜桑叶20克,因为大便每日2~3次,所以生地就改成20克,水煎服,日一剂,生姜大枣为引,煎煮法,服用方法同上。

      2019年22日三诊

    患者体温稳定,正常。精神状态明显好转。仍感乏力,大便每日1-2次,舌苔厚腻较前明显好转,中心仍罩黄,脉沉弱,汗出明显好转。余邪未尽,元气未复。清热解表补虚,治愈持续发热


    上方去麻黄,生地,苏子,牛子,生石膏改为60克,加生薏米50克。生姜20克,大枣六枚为引,水煎服,日一剂,14剂。

       2015216日四诊,患者体温一直正常,365。舌质舌苔已好转,基本趋于正常。纳可眠可,大便每日一行。唯有盗汗,脉沉弱。用当归六黄汤加减。清热解表补虚,治愈持续发热


    生黄芪60克,西洋参10克,黄连10克,黄芩30克,忍冬藤30克,

    生熟地各30克,玄参30克,知母30克,当归20克,升麻12克,

    五味子10克,连翘20克,霜桑叶20克,柴胡20克,白芍30克,

    香附15克,半夏10克,生薏米40克,甘草10克。

    生姜20克,大枣六枚为引,水煎服,日一剂。7

        体会

       缠绵不愈、持续三个多月的发热,就这样被我用七副中药把体温降至正常。其实这个病例的治疗,对我有很多启发。外感发热和内伤发热有什么严格的分界吗?好像没有。像这类病人,既有外感的征象又有内伤的征象。还有内火的征象,多种病理因素糅合在一起,病情比较复杂。这正是考验一个医生的判别能力的时候。你能不能认识到这种复杂的病理因素?能不能对这些因素进行一一击破?能不能将这些因素的主次关系搞清楚?只有做到了这些,你才能挥洒自如,应对自如。这个患者,一直恶寒,说明还是一个表证。但是晚上他又盗汗,这是一个内热症(虚热)。

     患者服药两天之后才出现发汗的现象,这也是我以前很少见到的。主要的原因大概还是体内的气血亏虚,精液亏虚,发热时间长久,伤了阴液了,这个时候汗源稀少,无津液可以做汗。那么通过服用这个药方,西洋参,麦冬,五味子,黄芪,当归,可以益气,养血,生津。津液丰富了,汗源充足了,麻黄的这个发汗作用才能显现出来。所以患者开始滋滋汗出了。这个时候我感觉有戏了,体温肯定会降下来的。还有这个病人的脉象,他的脉象是浮不起来的。虽然是表证发热。气血津液不足,脉象何以浮起?如果汗表不出来,那么患者能不能退烧呢?我看也很难的。

    这个方子大很杂,但主要的还是以清热为主,补虚为副,兼以发表。实际上这个方子既通了里,又泻了热,还发了表,还能够益气生津。可能你看起来是很杂,其实主次分明,不同的病理因素采用不同的、针对性的措施。总的来讲,效果是非常显著的。三个月的缠绵不愈的发热,体温很快就恢复正常了。患者的精神状态,体能情况,也都得到了良好的改善。所以事后细琢磨起来,中医这个东西就是法无定法,全靠你的学识修养以及对中医的领悟的程度,有时候还需要一点小小的灵感。死读书,读死书,教条主义,都是要不得的。

     本例病人的难点在哪里?难在表里不一。外表面色晄白,精神萎靡,一派虚像,与热邪不沾边。但是咽部充血明显,扁桃体二度肿大,就这一点,足以说明其内热炽盛。这一点是跟张奇文老师学的。其实对于小儿,观察其是否有内热,除了咽部外,还可以观察其肛门的颜色,肛门颜色通红,内热无疑,这一点是跟毕可恩老先生学的。这些都是诊断的临床要点。

    患者母亲说,1124日就带孩子来找我看病,结果我因出差北京开会,没能找到我。就看了其他医生,一直未有效果。如果那时找到你,也许病早好了!我说,那也不一定,病要持续多长时间也许是有定数的,现在是该好了,因为马上就要过年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