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小火气大,脾虚不能补
(2017-08-17 16:54:13)
标签:
顽固性便秘人小火气重以消为补用药剂量与体重 |
分类: 小儿感冒 |
人小火气大,脾虚不能补
——一例小儿顽固性便秘的治疗体会
有一西安的李姓小朋友,6岁,经常生病,反复发热,扁桃体肿大、化脓反复发作,不得已,去年5月只好通过外科手术将扁桃体切除。切除后未再出现反复发热,当然也就不存在什么扁桃体发炎了。但是否就健康了呢?没有,患儿大便干结难下,每周一行。自己不能排出大便,每次欲大便时,必须要向肛门注入开塞露,大便才能排出。反复流鼻血,身体消瘦,但精神很好,睡眠时间短,经常处于兴奋状态。找当地医生看病,都说孩子脾胃虚弱,但是只要一服用补脾胃之药,火气便加重,大便更不下。患儿姥姥买了我写《父母锦囊教你养个壮小孩(升级版)》,看到其中的一篇文章,文章观点就是孩子不能补,一补就上火,上火就生病。患儿姥姥结合自己带孩子求医的经历,很赞同我的观点,认为我能治好孩子的病。因此,不远千里,从西安到济南求诊于余。
患者5月20日来诊。咳嗽,精神好,腹胀如鼓,口中异味(酸臭味),为食积化热之证,反复鼻出血,唇红如妆,舌质红,苔苔薄黄,皆为内火之象。盗汗,手心灼热,也属内火之证。夜眠不安,床上翻滚,喜趴式睡眠,也属食积之证。总的来讲,患儿食积内火为患久也,以至于耗伤气血,肌肉不生,故而消瘦如柴。这类患儿,虽然脾胃虚弱,气血不足, 但又食积化火,所以不能进补。如果仅从脾胃虚弱出发,大补脾胃,必然引起火热炽盛,导致发病。所以我认为这类患儿虽然脾虚,但绝不能大补。只能消积,积食一消,脾胃大开,患儿食欲增。在这里,消即是补,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以消为补,以通为补”。
麻黄9g生石膏90g杏仁9g金银花30g连翘20g生地20g玄参30g麦冬40g黄芩30g知母30g厚朴10槟榔20g霜桑叶20莱菔子15牛蒡子20白茅根30g莲子心6g大黄6g(包)甘草10g罗汉果1个
生姜拇指大一块,大枣6枚,水煎服,日一剂。每剂煮取400毫升,分多次温服。
诸位看官,给6岁小儿如此方子,是否用药太重?我的经验,大多数儿童患者服用此方都会出现轻微腹泻的。我告诉患者家长,服药后如果每日大便2-3次,属于正常反应,勿担心。如果大便次数超过3次,下次再煮药时,大黄就可以取出不放,以免出现严重腹泻。但该患者用药三副之后,患儿家长就电话我,孩子服药后仍然没有大便,已经三天没有大便了。我也很吃惊,这是什么样体质的孩子!内火多严重啊,服用上方3剂,竟然不下大便!不用说小儿,即使成人服用该方,也会泻上两次的。那该怎么办呢?我告诉患者母亲,煮药时生姜少放,三小片即可,大枣,也不放6个,改为三个。另外去药店买上20克生地,4克大黄,一起配在原方中煎煮。这样生地就变为40克,大黄就变为10克。看看药后的反应吧!
患儿从吃药第五天起每两天拉一次大便,大便开始干、后不成形,嘴唇及舌的红色比以前有所改善,舌中间有厚白苔,服药期间一直吃素,禁食肉类,每天还给熬萝卜梨水喝,现在已不咳嗽了,但仍然腹胀如鼓。精神亢奋明显好转,睡眠较前好转。盗汗停止,未再出现流鼻血现象。
效果不错,但内火依然存在,食积依然存在。如此小儿,内火蕴积如此严重,实属罕见!真是“庙小妖气重,人小火气大”啊!由此可以看出,方剂的药物用量与病的严重程度有关系,而与患儿的体重关系不大。这与西医的用药剂量与小儿的体重、体表面积呈正比的算法不一样。
如何才能每天大便一次呢?继续用药。6月13日调整方子。上方生地改为30克,大黄改为10克,莲子心改为9克,生姜3片,大枣3枚。水煎服,日一剂。
6月22日,患者家属来信息,药后大便基本上每天一次。这个疗程的药刚吃了一副的时候是2天,后面是每天一次,周末给吃了一点肉,就又变2天一次,后面又恢复每天一次了。
7月24日随访,患者大便正常,每日一次。
患者先后服药42剂,便秘一病得已解除。火气之重,在小儿患者中并不多见,亦不少见。对于小儿患者用药剂量如成人,这也是很多医生不可理解。原因如何?主要还是受西医的影响。因为西医计算用药剂量主要是按体表面体、体重来计算的,所以成人的剂量要比小儿用药计量大很多。中医是不是也要借鉴西医的剂量规定呢?我看没有必要。譬如本例患者,用的成人的剂量,依然不能取效,又加大剂量才能生效。其重要的原因在于“人小火气大”,量小难去火,形成杯水车薪之势。突然又想起了《伤寒论》,《伤寒论》的方剂中都是一个剂量,从没有标注儿童剂量减半之类的,难道张仲景只看成人病,不看小儿病?你认为这可能吗?不可能的,那时候的中医确实为全科医生,内外妇儿都看的。既然张仲景看小儿科,为什么没有标注儿童剂量减半?或者说明儿童剂量按体重增减?因为中医看病用药不是根据体重确定剂量,而是根据病势来确定剂量,按照病邪的轻重来确定药物的剂量。有时候人虽小,但病邪势力大,也必须用重剂。有时候即便是成人,虽然体重大,但病邪轻微,就可以用轻剂,量虽小也可以取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