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用生黄芪,快速止血崩
(2016-10-10 10:16:26)
标签:
功能性子宫出血崩漏补气固摄中医 |
分类: 中医妇科 |
重用生黄芪,快速止血崩
孔某,女,49岁,曲阜人士,应该属于孔子的第几十几代孙,因阴道不规则大量流血5天余,经人介绍来济南求诊于余。本来定于周六来诊,可是患者诉说症状严重,流血量很大,头昏沉,眩晕,等不及周六,周五(2016年9月23日)就来济。我周五没有门诊的安排,但急患者之所急,只好抽空为其治疗。患者49岁,已经进入更年期,月经越来越少,越来越不规律。2013年一年只行一次月经,别称月经了,干脆称“年经”吧!最使人不爽的是:一年来一次,来了就不走。沥沥拉拉,经月不净。看西医,服用药物不能治愈,不得已,只好 听从医生建议,行“刮宫”治疗,才得以止血。2014年出现同样的情况,远去北京求医,北京的医疗水平高啊,在北京也看西医也看中医,结果还是没能止住血,最终还是通过“刮宫”治疗才止住血。当时西医大夫都劝她,直截了当,立马摘除子宫,什么事都解决了,也不出血了,也不用担心患子宫癌了。但是患者还是坚持保住子宫,未采纳西医的手术切除子宫的建议。2015年也是同样情况,一年来一次月经,来了就一直不干净,也是先刮宫,后服用黄体酮,才止住血。患者做酒水生意,可为了迎接中秋节销售旺季,过于劳累,又出现阴道出血,量愈来愈大,先去看西医,西医建议,立即切除子宫。患者不甘心切除子宫,恰在这时,患者一朋友体验过我的治疗,极力向患者推荐了我。患者从曲阜前来就医。刻诊:患者中等身材,面色萎黄,稍显恍白,神疲懒言,疲劳乏力,眩晕,头昏沉,少腹冷痛,腰膝酸软。阴道出血量大,每天白天需要更换三块卫生巾,不能负重,稍微负重,提一些重物,就能感到出血量剧增,夜间也需要更换二块卫生巾。据患者说,她所用的卫生巾都是那种特大号的,有时经血还能渗出。经血色暗,血块很多。近几日夜间出现足趾抽筋疼痛。纳可,但胃脘有时疼痛,眠可,二便调。舌质暗淡,有瘀斑,舌苔白厚。脉沉细无力。
诊断非常明确,西医诊断:功能性子宫出血,中医诊断:血崩。患者慕名而来,但病情严重,出血不止,可引起贫血、晕厥等。往年都是刮宫治疗才能止血,我能为患者解决问题吗?综合四诊所得,患者应属于气虚不能固摄,血失于气之固摄则溢于脉外,故而形成血崩之症。面色萎黄,略显恍白,气血亏虚,不能荣养所致;少腹冷痛,气血亏虚不能温煦少腹所致;夜间足趾抽筋疼痛,肝血不足、筋失血濡所致。因此必须大补气血,气足方能摄血,崩漏才能速止,血止气血得复,诸症可解。方用补中益气汤和十灰散加减。
生黄芪120g人参20g白术30g云苓30g
黄芩炭30g干姜20g厚朴10g槟榔20g熟地40g鸡血藤30g
吴茱萸9g川椒20g桂枝30g棕榈炭20g蒲黄炭20g
茜草炭20g山芋肉20g五味子10g炒枣仁30g桃红各10g
川断20g杜仲20g甘草10g
生姜大枣为引,水煎服,日一剂。
不曾想,患者9月25日就给我发短信,告诉我出血已止,非常感谢!这也出乎我的意料,这么严重的血崩症,两服中药就能止血,谁说中医是慢郎中?
体会:本例患者中西医诊断都非常明确,治疗的关键在于止血。血不止则变证百出,乃至死亡。止血的关键不在于大量止血药的堆砌运用,而在于重用生黄芪,气足则能摄血尔。根据我以前的经验,凡是属于气血亏虚、气不摄血者,服用该方一周多数能够止血,经血完全干净。生黄芪的起始用量一般在90克,最大剂量可以用到250g。像这例患者,2剂药就能止血,而且未再现出血,实数首次见到。
快速止血的意义不仅是止血,而且确保患者免去动手术切除子宫之苦。如果服用中药长时间不能止血,患者就可能采用刮宫术治疗,或者不得已采用切除子宫治疗。不仅对身体损伤大,医疗费用也将大大增加,而且手术还有可能产生更多的并发症,甚至出现死亡。有一个更年期女患者也是功能性子宫出血,因在某医院服用中药治疗一个月无效,然后采用手术切除子宫,即将出院时出现肠漏并发症,后又转普外科手术。不仅痛苦倍增,元气大伤,而且医疗费用大幅上涨。
中医不仅能治“未病”,还能治“已病”。片面的强调、宣传中医治未病,无异于自废 “武功”。中医治疗的 “已病”,不仅包括慢性病、疑难杂病,而且也包括急危重症。如果中医在急危重症面前束手无策,那么中医存在的价值就会大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