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瘤之我见
子宫肌瘤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就有关资料统计,国家统计病学最新统计资料表明子宫肌瘤在30~50岁的女性发病率约30%。在子宫内潜存有大小不同、数目不等的肌瘤。在临床上多由于肌瘤数目不多,体积不大,无月经不调或其他症状,而被忽略。
子宫肌瘤多见于30~50岁妇女,30岁以下少见,20岁以下极少见,以40~50岁发生率最高,约占51.2%~60.9%。绝经以后肌瘤如若长大,一般表示有变性,尤其警惕有肌瘤变性。为什么发病率高?我认为,与妇科B超检查的普及有关,也与每年参加例行体检的人数增加有关。许多妇女并没有任何临床不适的症状,只是在体检时才发现子宫肌瘤。当然,也有妇科专家认为子宫肌瘤的发生与育龄期妇女生育过少有关。不论什么原因吧,总的来讲,子宫肌瘤的患者越来越多是一种现实存在。
那么,如何治疗子宫肌瘤呢?如果有症状,譬如,痛经、月经不调、阴道不规则出血(崩漏),就对症治疗。同时要仔细分析这些症状与子宫肌瘤的关系,有时这些症状也不一定是子宫肌瘤直接引起。如果没有症状只是单纯发现发现的子宫肌瘤,只需要每季度或者每半年复查一下妇科B超而已。一般来讲,不需要手术切除,因为子宫肌瘤属于良性妇科肿瘤,对人体没有危害,不会危及生命,也不会扩散。如果有医生建议你切除子宫肌瘤,无论是开腹切除,还是微创(使用腹腔镜或者宫腔镜),都不要急着定下手术治疗,要多咨询几个医生,多听一些建议。我认为,单纯子宫肌瘤,如果不是很大,没有压迫症状,一般不需要手术治疗,只需要观察随访就可以。有的年轻患者,即使现有的子宫肌瘤切除,还会有新的子宫肌瘤再生。
有些医生还认为,子宫肌瘤会随着人体内的雌激素水平的下降而缩小,过了更年期,绝经后子宫肌瘤还有可能消失。
中医如何治疗子宫肌瘤呢?看其他医生的经验,主要使用活血化瘀、软坚散结的药物来进行治疗,大多数中医采用少腹逐瘀汤或者膈下逐瘀汤加减,还有的医生用桂枝茯苓丸加减,也有的医生用大黄蛰虫丸治疗。总的来讲,就是活血化瘀为主要治法。我没有利用活血化瘀法治疗子宫肌瘤的经验,但是查阅文献发现很多医生都报道了这方面的经验。日本的汉方医也有过很多这方面的成功案例。
矢田昌三先生在《汉方临床》发表一篇文章,就是用补中益气丸和桂枝茯苓丸一起服用治疗一例子宫肌瘤患者,最后患者将子宫肌瘤排出体外。49岁患者,2月份来诊,疲劳乏力,晨起较重,腰痛,月经正常,无痛经,妇科检查,子宫如拳头大,子宫肌瘤较大,给与补中益气丸、桂枝茯苓丸口服。口服两个月,未有明显变化。11月份复诊,月经量过多,妇科检查,子宫肌瘤如上次大小,给与桂枝茯苓丸口服,服用4天后,月经突然而下,量多,同时排出直径五六厘米大圆形、质软、表面粗糙像海绵状的块状物。块状物排出后不久,患者感到特别舒适,原先的四肢逆冷、头痛、肩痛、疲劳乏力都明显改善。12月下旬检查时子宫已经能够缩小至正常大小。这与子宫肌瘤的排出有关。但是,当时的排出物未做病理检查,这是一个缺憾!
其实,我对于这个病案是这么认识的。患者通过服药排出了子宫肌瘤是很好的。但是大部分子宫肌瘤也许不能够通过服用药物排出。是否是所有的子宫肌瘤都需要排出呢?按照西医的说法,这是一个良性肿瘤,带瘤生存不是问题。西医还认为,如果子宫肌瘤<5cm,随访观察就可以,>5cm就必须手术治疗。其实,既然能够带瘤生存,又是良性肿瘤,何必要手术切除呢?服用中药也不必着眼于消除肿瘤,而是要改善症状。关键是要分析症状是否是肿瘤引起的。有时患者的症状并不是子宫肌瘤所导致,切除肌瘤也不一定能够改善症状。
两个月前,一朋友的夫人因为阴道不规则出血二十余天前来就诊,说是也去西医院妇科咨询,经过B超检查确诊为子宫肌瘤,3cm*4cm,建议做微创手术切除,患者拒绝手术,决定服用中药治疗。患者46岁,平素身体健康,此次月经来潮后滴沥不尽主要是因为元旦期间参加同学聚会,k歌,玩得很晚,感到很疲劳,导致歇息不好,当时正处在月经期,以至于月经滴沥不尽持续20余天,最近几天月经量又增加,所以更加感到疲劳无力。西医认为月经滴沥不尽是由子宫肌瘤所致,建议切除。我告诉他,这病很常见,过度疲劳导致的崩漏,主要原因有两个,年龄将近更年期,过度疲劳。二者叠加,所以患病。经过一个星期的中药治疗,月经干净,睡眠正常,体能好转。上周带孩子来看病,说是自己已经完全正常了。我相信她的子宫肌瘤还在。子宫肌瘤并不是导致月经滴沥不尽的原因。建议她三个月或者半年查一次妇科B超。
还有一种观点,子宫肌瘤随着妇女的绝经,雌激素分泌得较少,会逐渐缩小甚至消失。
总之,子宫肌瘤是妇科常见病,但是需要手术切除的并不多。希望大家能认识到这一点。能不手术则不手术,创伤大,风险高,花费大,何必呢?须知,很多月经不调的症状的根本原因并不是子宫肌瘤。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