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暑养生谚语

(2015-07-08 16:44:52)
标签:

健康

暑季

养生

谚语

分类: 医案医话

小暑养生谚语

 

谚语是人民群众在生活实践中经验教训的总结,是生活经验的结晶,通俗易懂,蕴藏着丰富的养生智慧。

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  

    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伏天人们有吃饺子、面条的食俗。古时面条又称汤饼,张岱《夜航船》中就有魏作汤饼,晋作不托之语。《魏式春秋》上云:伏日食汤饼,取巾拭汗,面色皎然。小暑酷热难耐,为什么还吃令人淌汗的热汤面呢?热天出汗,乃自然规律。当汗则汗,不汗则病。数天,天气炎热,本就是出汗的季节。通过汗出,可以排泄体内的热邪湿邪,是人体的气化功能良好的表现。如果不出汗,可以喝热饮、吃热汤面、喝热稀粥,以助汗出。暑天本应出汗,如果不出汗,那就是病态,至少是不健康的状态。有的患者,三伏天气,依然畏寒怕冷,不敢进空调房,再热的天气,也不出汗。这绝对是阳气虚弱的患者。这类患者更需要吃热汤面以补助阳气。其实这也是冬病夏治。此时节新麦方熟,吃上两碗新小麦做成汤面,淋漓地出一身大汗,既尝鲜又驱瘟疫邪气,是何等快意!传统医学认为,小麦味甘,性凉,有养心安神,益气除热,除烦止渴,和五脏,调经络,利小便之功效。

      六月六,吃羊肉

      六月六,吃羊肉。这里的六月六,不是阳历的六月六,而是阴历的六月六。阴历的六月六,正是小暑季节。小暑季节为什么要吃羊肉呢?羊肉鲜嫩,味甘性温,《本草纲目》载,羊肉暖中补虚,补中益气,开胃健力,益肾气,是助元阳、补精血、益劳损之佳品。中医学认为,夏天吃羊肉,可以去湿气、避寒冷、暖胃生津、保护胃肠,这与《黄帝内经》所载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观点是相契合的。徐州民间有彭城伏羊一碗汤,不用神医开药方的说法。但是这样的风俗还需要因人而异。入乡随俗也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入乡随俗的。如果你本身阳气亢奋,内火炽盛,那就不要吃羊肉了,越吃病情越严重。不仅不养生,反而危害生命。

      小暑时节多晒霉

     小暑时节多晒霉,主要是因为暑天天气炎热,湿气严重,很多被褥、棉衣在这个季节容易潮湿霉变,因此需要日光照射,以去除霉变。当然,现在的城市人家住在高楼大厦,湿邪之气并不严重。当年我在农村老家生活时,暑假里,母亲总是趁着天气晴朗、艳阳高照的日子,把家里的棉被、棉褥、棉袄、棉裤拿出来在阳光下暴晒,以免发霉、生虫。其实,这也是一种卫生手段。  

      冬不坐石,夏不坐木

      这是四川广元民谚。小暑过后,气温高、湿度大,久置露天里的木料,如椅凳等,容易受潮,经过露打雨淋,含水分较多,表面看上去是干的,可是经太阳一晒,温度升高,便会向外散发潮气,人在上面坐久了,易受湿邪侵袭,能诱发痔疮、风湿和关节炎等疾病。其实这也是中医基础理论所讲的“暑多夹湿”。其实,这些谚语也是死的,需要灵活运用。冬不坐石,夏天能坐石吗?夏天,一般能坐石,因为夏天温度高,石头吸收热量后,其温度高于体温,所以你坐到石上,感到热乎乎的,其实是一种温灸,对人有一种保健作用。但是也不尽然。譬如山上树木阴森之处的石头,虽然处在酷暑季节,也有可能凉气习习,这时也不能坐石,坐石之后,凉气会循人之阴窍入腹,出现腹痛腹泻。我就有这方面的亲身经历:某年暑季,登山,在阴凉处岩石上稍坐休憩,感到丝丝凉意,迅速离开,但仍然出现腹痛、内急,腹泻后腹痛好转。我认为这是寒凉之气循肛窍入腹而致。冬不坐石,夏天也不能随便坐石。关键是看石头的温度。

      暑天几块瓜 药剂不用抓 

这里所说的瓜是指西瓜。这句俗语是说,人们在夏天,特别是在遭受炎炎烈日的炙烤之后,吃上几小块清甜多汁的西瓜,会觉得暑气顿消,神清气爽。西瓜是夏季水果之王,夏季消暑解渴之佳品,享有"天然白虎汤"之美誉。西瓜不仅是人们喜欢的水果,也是夏季良药。中医认为,西瓜性寒、味甘,入心、胃、膀胱经,具有清热解暑、止渴利尿之功,主治暑热伤津,心烦口渴、小便不利、口疮。现在研究已证明,西瓜还有许多新的药用价值。比如,西瓜中的配糖体能降低血压;西瓜中的糖能利尿,钾盐能消除肾脏的炎症,酶能把不溶性蛋白质转化为可溶性蛋白质,故西瓜有利于肾脏病患者的康复;西瓜中丰富的叶酸能调节人体的生化过程,对贫血、血液病患者及对放射治疗有不良反应者都有很好的疗效;西瓜中的果胶和纤维素能促进食物消化;常吃西瓜还可减少食道癌的发生。此外,西瓜皮还是美容佳品,用它轻擦面部可以增加皮肤的弹性和白净光洁。

 热天莫发火,发火是自作

      小暑时节,气候炎热,人易烦躁不安,然发火则心神受损。《灵枢·百病始生》曰:喜怒不节则伤脏,中医养生主张一个字,即在任何情况之下不可有过激之处,有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之说。所以炎热夏天人们常说心静自然凉。暑季人们容易发火,容易激动、烦躁,所以更要提高自制力,治怒治火。新闻报道中经常发现炎热夏季打架斗殴的事件,原因就是盛夏酷暑季节,人们容易心肝火旺。所以才有了上面的谚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