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丽江古城

(2023-09-18 14:56:24)
分类: 游踪心影

旧帖,稍作改动,原帖就自动隐藏,只好重发,太讨厌了。

到达丽江已是晚上八点,车站外一片漆黑,随人流走到公共汽车站下等,街灯灰昏,暮色迷蒙,不辨东西。


这是小城最后一班火车,看似热闹,其实冷清。一个大姐正在拉客,她家在古城开旅馆,不喜欢没关系,给五块车资就行。我心动了,这么黑的天,正愁不知往哪去找,有送上门的多好。又有一男一女寻了过来,象对恋人,男的总是一言不发,全由女做主。七人座车,再等大概十来分种,大姐带着三个姑娘回来,三人挤在后面。


一路上,我一直望着窗处。突然发现,傍晚走进一座陌生的城市,不是好选择,就算有灯,暮色还是给人深深的迷茫。车子拐来转去,突然停下,原来前面的小巷口有木杆挡着,大哥说古城是不让进车的,下车把木杆抬起,把车开进去,再下车把木杆放下。进了小巷,确实是有点古城的味道,无车而多树,很幽静。不一会,车子在一座房子前停下,小街上的杨柳,虽然不是很袅娜,很翁葱,暮色中却别有风情,不知为什么给了我江南春景之感,印象很深。


房子是纳西族特色,砖木结构,两层,正面临街是大厅,很大一个玻璃窗,温暖的灯光透出家的感觉。大厅后面是个小院子,走廊有藤椅,空间虽然不大,却也别致。布局很象一个竖起的凹字,中间空的就是小院。房间算不上好,也不算坏,我没意见,其他人(包括女儿)都有点犹豫。房东大哥在一旁说,不信你们可以到别家问问,我家是最便宜的。我说这么晚了,好不好先住一晚上吧,明天再找不迟。于是全部人都住了下来。大哥大姐安顿好我们,就忙着开饭,为了拉生意,他们饭也来不及吃呢。这既是家,也是客栈,房东一家住在最后,二楼是卧房,楼下是厨厕,客房不算多,也就十间左右。后来我才知道,古城里的房子,要不就做商铺,要不就做客栈。大哥他们家在古城边上,是客栈最密集的一区,象他们这样半家半客栈的,非常多。第二天,那对情侣搬到别地方住了,我嫌麻烦,没走。


第二天,当然是怀着兴奋和愉快的心情开始逛丽江。说是兴奋和愉快一点不假,丽江太有名了,四大古城还不算,还要说是“艳遇之都”,尽管这艳遇之都多是广告的需要,我也不需要艳遇。但树的影,城的名,都是无形的魅力,不曾到者,所有的向往,不都是被这种魅力吸引?丽江古城和凤凰古城一样,是包在新城里,范围当然大很多,两天,我都没逛完。丽江古城给我最大的印象,竟然是不像城市,曲折而狭窄的大街小巷,四通八达,多如牛毛,但多数窄得无法通车,不少行人相遇,得侧身相让。没有四轮飞转,车声扰扰,我觉得它象一座村寨。


还有就是有路必有河。玉龙雪山的雪水,从雪上中汇流而下,化作城里万千小河和水渠。雪水清澈冷幽,虽是出山泉水,依有在山之意,清冷明澈,透明若空。更有一般河水没有的冷冽清寒之气,如果说城市是人间烟火之地,清寒的雪水就起到了滤去烟火的功效,让丽江少了三分烟火俗气,添了了三分清幽之味,像朵空谷幽兰。客心洗流水,这样的流水必须是清澈见底的,一般的大江大河,只能让人心潮澎湃,让人心静安详,唯山中小溪的泠泠清幽。丽江古城,妙就妙在,满城皆流水,全是雪峰融化的雪水,比山中小溪更加冷冽。很多古城小镇,若过分的商业化,总会破坏那份古意,那份宁静,丽江也很商业化,因这雪水,如花之有香,山之有色,身在其中,却不觉多少纷扰。若丽江没有雪水,我不敢想象,估计许多美的感觉会落叶纷披。我是七八月游丽江的,正是盛夏,随处见到商铺酒楼,在门前的水渠里,浸着啤酒饮料的,你要冷饮,收了钱,店主一弯腰,在水里掏给你一瓶,冰凉如同在冰箱里拿出来,水之冰冷,可见一斑。


丽江在布局上,还有一个特点,也许这是纳西族的特点吧,每座城或镇,都有一个四方街。所谓四方街,就是类似现在的城市广场,只是面积没有那么大罢了,都是中心。丽江的四方街就是丽江的中心,几乎所有的小巷都能曲曲折折通向它。游人若然走散,彼此都说不清自己在哪,更不知怎去找对方,但一说在四方街等,就无人不知了,摸也能摸去。丽江的四方街还有一妙,许多游人都不知道,就是能自动冲洗。其实说来也不神奇,不过就是在上游的街口堵住流水,让水自然漫出来,达到冲洗街道的目的。丽江是古代茶马古道的重要据点,马帮终日来来往往,我想装卸货物极可能就是在四方街上进行,马矢牛粪自然不少,自动冲洗街道,就能随时很好解决清净卫生问题了。我很佩服纳西人的聪明才智,在别的地方,我从没见过这种自动冲洗系统,当然,可能别的地方也缺小这样的便利条件。


丽江的建筑保存还算好,多数是古老的砖木结构,木为柱,砖为墙,高不过二三层,小巷极狭窄,也不觉得压抑,反而有种小城特有的味道,走在这样的小巷里,矮楼下,非常有感觉。我一直认为小巷曲折窄狭,是古城的标致,大街笔直宽敞,那时现代的时尚,与古不合。这点丽江很合格,几乎没有大街,全是小巷,密如牛毛,曲如盘肠,有若迷宫,感觉老是逛不完,看不完。街穷巷尽疑无路,水流花开又一巷,这样的惊喜,惊艳,在丽江数不胜数,时时出现,也许这正是无穷的魅力所在:丽江的美,在于发现。虽然巴掌大(相对而言),你却无法一眼看透,一眼看尽,也很难用一句话概括,每条小巷都有自己的风景,自己的个性,自己的故事,必须一一去看,一一发现。那感觉,丽江如千瓣花藏在锦盒里,盒子开着,花的美丽却无法一眼看尽。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说是观山,观城何况不是一个道理,由其是一座古城,一座小巷盘曲如肠的小城,注定是一场探索和发现之旅。


说来惭愧,好多人称道束河古城,我几乎对束河没什么感觉。束河是又小又清静,我偏偏就是对其小和清静无感,可看的不多,清涩如花蕾。我喜欢丽江,丽江虽然商业化高,可丽江本来就是一座城的,纳西的木府王朝统治了丽江数百年,王府所在,繁华是肯定的,如花之怒放。如果,没有人的活动,只留一座空城,真的就有意思?我们追求自然,自然并不全是冷清,遥想古代,马帮来去,驼铃声响,丽江在时人眼时,应是一片繁华的。我不是主张过度开发,全盘商业,开发也好,商业也好,其根源是涛涛的游人。我们能不慕名而来,还丽江清静不?真正意义上的古城,我国还有吗?真正的古迹,保存得又如何?你看龙门石窟,有如断头国,乐山大佛,修了又补。所以,我更想说一声:中国,人太多了。若减小一半的人口,也许许多问题就不是问题了。开发还是保存,也牵涉到是文明还是生存的问题。


更惭愧是,我对丽江的好感觉,是第二天才有。第一天上午逛丽江,下午去束河,逛丽江匆忙,还不及进入状态,对束河感觉不大,偏又遇雨。虽然是暑天,一雨便成秋,躲在人家的屋檐下,衣服勉强不湿,鞋子却湿透了,一离中心区,游人便小,颇有冷落清秋节的感觉。浪漫似乎真的属于年轻,旅途遇雨,我多数觉得讨厌,不觉浪漫。现在几乎没有茶馆,只有那种无以名状的卖奶茶咖啡一类的小店,装饰新潮,有情调却无氛围,不宜听雨,喝着那种驳杂的饮料,也不宜静坐。于是旅途遇雨,只有烦忧。


第二天,踏着班驳光影,在丽江四逛,才慢慢品出点滋味来,象是开始揭开了丽江的头盖来,发现了它的美,古城之美。却又无法描述,只是慢慢明白,为什么这么多人喜欢丽江,向往丽江,自己也是一点点陶醉。只可惜,时间太短了,蜻蜓点水一样,是远远不够的。整个云南之旅,是我最遗憾的一次旅程,无论是丽江,香格里拉,还是大理,都没有安排好,错过了好多美景。

2017-11-2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我要去桂林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