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圣代无隐者

(2023-04-27 16:19:30)
分类: 人文历史

不知隐士是否我国独有。儒家向以治平为己任,却许为高士,流风世颂,给烟火众生,吹来一丝清凉。

有位美国朋友,遍诸名山如终南山、五岳等,欲寻当代隐士,游历成书名《空谷幽兰》。我读书不多,实为孤闻之辈,确乎没读过国人有过此类书。私意以为,国人多般也不会写这样的书,只会介绍古之隐者及隐者文化一类。文化讲究传承,喜好亦要薰陶,活在当世,不难大致判断如今社会难有隐士,缺乏氛围与共识:不仕为高。


何为隐士?个人理解,有进身可能,不满社会现状或不适应社会,选择离群索居,隐而不仕。显然,隐士不在于隐居山林,在于有才不仕,隐居不过表像,不仕才是重点。隐士实为文化精英,且出淤泥而不染。许由洗耳,陶潜不为五斗米折腰,林逋梅妻鹤子,品格也,而陶唱饮酒,林赋暗香,俱见才情。否则不过渔樵之类罢了,顶多只能称为隐居者或避世人,何德称隐士。彼国际友人,果然只寻得零星长期隐居者,多为宗教信仰,少个性选择,且绝大数才华不彰。


真要寻找隐士幻影,意以为亦不在山林,应在城市。古人爱山水,今人好朝市,精英须得城里寻。古之隐者难有,适应社会多少有点相类似的,我意以为是愤青,代表是鲁迅,其实我更乐意称其为愤英,以别于一般意义上的愤青。不是所有的隐都是隐士,也不是所有愤都是愤英,须是文化意义上的隐与愤。古之隐而今之愤,风牛马不相及,但真正意义的隐与愤,有某些本质相似,区别只是前者消极,后者激愤,与时俱进,不亦适乎?


历史上,隐士独善其身令名清,今愤英激扬文字成贬意,如此而已。将隐士牵扯愤英,是我穿凿。既成旧词,无须招魂,世已无士只余知识分子矣!(知识分子这个名称真有趣,分子只是结构单位,并非完整个体,人称分子,真是耐人寻味,取此名者,实为人才)。

2023-4-26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