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刈草

(2018-03-07 22:58:38)
分类: 自言自语

刈,是古字,我不会读,知道大意是割的意思。刈草,也就是除草割草。想到它,是我正要卷起衣袖来刈草。不说除草,不说割草,非要说刈草,是想到诗经,诗里经常读到这个词。著名者如《汉广》:翘翘错薪,言刈其楚。

 

诗经时代的刈,和现在耕种时在地里除草割草不同,刈不应是耕种活动,应是在野处打草回家当柴火烧。我们少时候,乡下无煤无炭,更别说煤气,天然气什么的,烧火做饭,不是烧草(稻草或杂草),就是烧柴。小孩子想给家里帮点忙,最常做的就是打草。打草,当然要割,少不了一把镰刀。也有不必动刀的,有一个竹耙就行。竹耙当然是用竹做的,破开竹竿成几条,再弯成爪,样子有点象猪八戒的九齿钉耙,专门用来收拢枯枝败叶断草。枯枝败叶,也是烧火的好材料呀。以前几乎每家都有一个竹耙,现在就算了乡下也不多见了。

 

我要刈草。想到刈,除了诗经里常见这字,还因为这首《黍离》: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在我还不知有诗经时,就读到这首诗,但我忘了是在课处,还是课本上,是小学,还是中学。具体的情形都记不住了,只记住了诗中那缕淡淡的悲哀。亡国之悲。有时,文学就这样神奇,那时的我绝对是少年不识愁滋味,更不懂什么叫亡国之悲,以至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以为“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是真的在指责商女们。我就是那样的天真。可我竟然似乎读懂诗要表达的东西,我感染到悲哀杂夹着愤慨的情绪。我也因此知道了一个成语:黍离之悲。后来,还知道另有一首诗叫《麦秀歌》,同样是表达亡国之痛,合称麦秀黍离。再后来,我读经,在《王风》卷中读到《黍离》,惊诧复惊喜,印象越发深刻。诗经里却没有《麦秀歌》。

 

我不耕种,也非打草,面对杂草离离,还有几株小树苗,不过一年,曾经的房子如今的空地,竟长出这么多杂草,荒芜至斯,任谁都生今昔之感。故园不比故国,房毁不比国亡,但情相仿,心如一。要除草,自然就想到诗经中的刈草,自然就想起《黍离》,诗经中长的是黍稷,是粮食,是庄稼,而我这里长的却是杂草荒树,其实更为荒凉。不过一年罢了,竟然就长得过膝齐腰,这一丛是芦苇吧,这一株是滴水观音,这一棵又是什么树?乱七八糟,杂乱无章,最大一株竟然有小臂粗,高齐胸口。

 

是我让它们长得这么多的。这年中,也曾回来过几回,它们在砖隙墙角冒出来,钻出来,开始肯定又矮又稀疏,只要一伸手,就可以清除,我视而不见,或心不在焉。时间是魔术师,也是治疗师,不能总是消极怠懈了。

 

手拨,脚压,铲挖,还好浮地土松,芦苇等杂草,一挖就成团连根拔起,树苗就难办些了,根粗又扎得深。把土挖开,摇松,已是东歪西倒,拨出来还得要鲁智深的力气。实在挖不出来,只好乱刀断根了事。几株下来,汗出如浆。还好是阴天,没有烈日暴晒,否则,就更狼狈了。乱草平,杂树去,露出断砖残木,另一种狼籍,但毕竟不再是杂草萋萋。

 

2018-3-7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黄花风铃木
后一篇:送女儿回校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