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民国政府旧址
(2016-08-28 14:06:14)分类: 话说广东 |
有的历史,会留下遗迹,可供凭吊;有些却只存名目,只堪缅怀,哪种更让人感天地之悠悠呢,很难说得清。
广州是座没多少历史文化的古城,在许多人眼中。如果是拿西安,北京、南京来比,广州确实没多少历史遗迹,尽管广州建城已有二千多年并不比它们迟,且很早就独立建国,就是有名的南越国。可惜南越国除了地下的南越王墓,地上再没痕迹,不同西安北京等,多少有些保留,哪怕保留的也多是明清重修的多,毕竟味道还是有点。历史悠久的广州,已找不到自己的“古”。可是,你真要漫步广州街头,时不时又会不显眼的地方,碰到零星的遗痕,让你感恰如其分,让你惊叹,让你神往。说广州不古,好像又不全对,它只是和四大古都比,不那么古而已,尤其民初痕迹,在不经意间,多有流露。
比如北京路北端的财厅大楼,就是一座民初风格建筑,距今百年,怎么看都觉得古朴有味。财厅有漂亮外型,自然引人注目,有比它更具历史意义的,近在咫尺,却因平凡让人忽略。对现代中国来说,绝对是一个不可忽略的地方,某种意义上可以算是中国近代的开端。财厅门前,竖街是北京路,横街是广卫路。广卫路很短,论规模,在广州只能算是“小巷”,却有两株极茂盛的老树,巨大的树冠似乎笼罩了整条街道,让阳光也淡了三分。光凭肉眼就知道这是百年老树,起码至少也有八九十年,否则长不成这个规模。广州是古城古木当然不少,多是在公园或景点里,在街头巷边,并不多见,二株更是罕见。
这两株大树,是一对的。若是你细心留意,就能发现其中一株树根下有块钢牌:国民政府旧址(大意,懒得查找)。国共争权,谁是是非,且不去说,国民党和国民政府是中国第一个现代党和现代政府,却是不庸置疑。我们提到国民党,脑海里想到的就是南京或者重庆,要不就是武汉,前两者曾是首都,后者是首义城市,国民政府,好像和广州没什么关系,其实不然。民国政府,正是在广州建立的,这两株老树,就是当年国民政府门前的大树。民国政府成立于1925年7月1日,1926年11月8日迁往武汉,为时不过一年,这一年对中国历史进程影响极为深远,北伐从这里出发,胜利基础在这里奠定。只是广州位处边陲,远离中心不利掌控全局,随着北伐步脚,民国政府北迁武汉,最后定都南京。在近代历史上,称广州是始发地或策源地并不为过,孙中山领导的民主起义,前继后仆皆在广东,可惜无一成功,才成就了武汉首义之区,随着政府北迁,中心北移,曾是策源地,根据地的广州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和记忆。但开风气不为师,时也,命也?
现在,当然无法想象当初民国政府是怎个样子了,也没法想象当年的忙碌与热闹,除了这两株老树,就只有大门还保留当年神貌,琉璃瓦那天青色,是国民颜色,也曾是民主精魂,再见有熟悉的陌生。门前那对石狮,也是当年原物否?造型奇特,尾峭如刀削。里面当然早人物全非,是某单位的办事处,林立高楼难觅当年半丝痕迹。怅然而出,只好在门柱上,石狮前,大树下,猜测当年盛况,想象着近代历史上许多赫赫名人,在这门里,在这树下,进进出出,来来往往。有国党名人,也有共党名人,那时候,两党合作正处于蜜月期。我对民国蛮有好感,别的不说,现在的知识分子,哪有民国时的地位和受人尊重呀。最主要,民国类似春秋时期,都是“礼崩乐坏“的时期,对思想的钳制相对较弱,思想活跃,思潮纷呈,俊杰辈出,到现在还没有能与之比肩人物。新文化运动,“民国百家”,让后人说之不尽,心神往之。可惜,政权更替,主义先行,思想一统,他们大部人的光芒和事迹,人为蒙尘。比如对胡适他们的评价。我不由想起但丁来,但丁是意大人,生前不容于故乡佛罗伦萨,死于他处。后人想把但丁诗骨迎回佛罗伦萨,但葬地人活死不同意,伟大诗人葬地,这可是天大的荣耀,他们在乎,他们骄傲。佛罗伦萨没办法,多次协商,才争得但丁墓前的长明灯,由佛罗伦萨提供灯油,那是佛罗伦萨人,想表达故乡对伟大诗人的一份敬仰且以之为荣。对政见的包容,对异已者的容纳,是文明进步的标致。我们什么时候,才对得起文明这个词?
我说不清自己的感觉,我也深知民国不是我想象中的美妙,也有许多丑陋和苦难,因他们的存在,却这么迷人,如满天繁星的夜空,每每引人举头眺望,充满遐想。也许距离真的是美,远让美突显,近教丑陋倍增?后人看我们这个时代,会不会也觉得有美妙处?我还是感到深深遗憾 像民国时的人物,我们这个时代,确难再有。要等到哪天呢。
给老树拍照时,一对游客觉得奇怪,问我原因。我指着门柱告诉他们:这里是民国政府旧址,这两棵树,是物证。
2015-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