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莫如云易散,须似月频圆。

(2016-08-20 10:41:36)
分类: 品味诗词

旖旎仙花解语,轻盈春柳能眠。玉楼深处绮窗前。梦回芳草夜,歌罢落梅天。  沉水浓熏绣被,流霞浅酌金船。绿娇红小正堪怜。莫如云易散,须似月频圆。


有些情绪不能言传,有些感觉难以明言,就像这刻。读到晏几道这首《临江仙》,便有这种感觉。不管人是像仙花般如何解语如何旖旎,春柳如何轻盈无骨,总不如梦回芳草夜,歌罢落梅天迷人。因为,前者是刻意赞美也好,是事实如些也罢,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花容月貌也教人赏心悦目,但最美的欣赏,总不如有情的相聚片刻。真正打动人,不是前三句的优美,而是后两句的感人。芳草夜,落梅天,未必就小见或难得,也未必一定就是很美,但我相信读了这两句的,没有人不觉得美。为什么?谁不知道,这是两人相处时刻。情人眼里出西施,同样有情人相聚的时刻,也无不迷人。哪怕也是一坐在草地上聊天,在树下谈心,也成了芳草夜,落梅天,说不尽的美丽动人。


我们想起爱的人,往往想到的不是她的花容月貌,或是他的英俊潇洒,而是相聚的情景,一起的点点滴滴,哪怕是最琐碎的事,竟也是最为难忘。为什么?这就是感情。相思苦,苦相思,让人着迷,让人颠倒,让人惆怅。短暂的分离是美丽的添加剂,但长久的离别,却是最伤人的痛苦。所以,作者才说出了大家的心声:莫如云易散,须似月频圆。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在我眼里,这词其实可看作是四言绝句:梦回芳草夜,歌罢落梅天。莫如云易散,须似月频圆。每阙前三句其实都是铺垫,但少了这铺垫,又少了许多味道,许多缠绵意。


莫如云易散,须似月频圆。云每时每刻散聚不定,而月顶多每月一圆。易散难聚,更不敢奢望长聚。看似求长聚,不过是偶聚。当然,在古时交通不便,动轧旬月十日不过是最普遍,数月亦等闲,一月一聚的频率,只怕是如今的一星期一聚,如此看来,亦可谓频繁了。可我还是满心的惆怅,且心有戚戚。人生缘起缘灭,实在是如云易散,有几多是似月常圆?或说多情总是伤离别,有情人总是聚小离多。往日情景,历历在目,回忆总是这般鲜活,仿如昨日,谁知这昨日已隔几月几年?古人说得好,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我们总觉得是夸张,但换了一句说法,想必许多人更有感触:三秋前相见情况,就像发生在昨天。有人说,名利心最难堪破,对一个多情的人来说,其实最难堪破的是“情”之一字。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2013-11-1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小议吴冠中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