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沈园梦碎

(2016-07-10 12:36:34)
分类: 人文历史

沈园很有名,但沈园不美,要不是陆游,准确说是陆游和唐琬的故事,还有那两首著名的《钗头凤》,一千多年后的今天,世上肯定早就没有沈园了。沈园的存在意义,不在园林,不在风景,而在于作为一个才子佳人悲剧的见证。所以,有人称沈园为:爱情名园。


在一个雨天,我一个人撑着一把伞,为了寻找心中的沈园,来到了现实中的沈园。也许是雨天,园中游人不多。山亭水阁,雨树雾草,一片萧瑟和秋意。人小,也好,可以静静地走走、看看、想想;下雨,也好,清冷的雨,酝酿出一段幽情,一份古意,最适合思古的情怀。我就打着伞,一个人,在沈园中徜徉,走石径,过小桥,莲花池里只有枯枝败叶,倒是一角的篁竹新洗,翠绿清幽得楚楚可怜。深秋的桥下不见春波,更不会有惊鸿照影,只有前面不远有一堵砖墙,孤令令立着,在雨雾中,像一个沧桑的老人。上面就是那两首有名的《钗头凤》。尽管这两首词每个人都差不多耳熟能详,游人到此总爱立在墙下,在心中默默读上一遍,暗暗缅怀一下那个让人伤感的故事。


陆游和唐琬本来十分恩爱,因唐不容于陆母,一年后被逼分开。几年后,陆唐各自嫁娶,某日竟在沈园偶然遇上。唐琬劝夫赵士程送酒给陆游,陆游十分感慨,于是在沈园的墙上,提下一首《钗头风》,据说唐琬见了,也回了一首,不久就郁郁而终。


诗文相和,本是雅事,没想到却成了唐琬的催魂曲。多数人认为,唐琬的死,是因为不能忘情陆游,过分忧伤所致。我总觉得还有一原因,试想,陆唐本是夫妻,也许赵本来就心存芥蒂,现在陆游题词壁上,词好情真,自然传颂,也肯定引来不少议论和道听途说。如果唐也回词,不就更成了两人相唱和,互表心曲,凭词寄意?赵家会怎样看?别人又会怎样想?唐琬又应如何面对?可以想象,唐一定是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所以才几年,就郁郁而终。


我不知陆游当时是怎样想的,我只知道,陆游一生还写过不少怀念唐琬,有关沈园的诗。比如《沈园》二首,也非常有名:“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亭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有惊鸿照影来。”,“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此身行作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诗好情真,却远不如《钗头凤》的动人和感人。


不能相亲以沫,不若相忘于江湖。我有时更小人地想,也许,唐琬送酒,只是出自礼貌,其实对陆早没旧情,那么,陆游一曲《钗头凤》,真是自作多情,也枉送了唐琬的一生。不管真相是怎样,唐的死,肯定和陆游的词有着莫大的关系。我觉得这只是一个可怜女人的悲剧,似乎难叫为爱情。我反而想起了《孔雀东南飞》的故事,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他们不能一起,就以死相抗,固然让人同情和惋惜,但他们的勇敢,他们的真情,却是真正让人感动的爱情。


当然陆游的伤感、伤心、痛心是完全发自真情真心,但是,很少见诗词中有过自责的心情。无论如何,不论是当初的休妻,还是后来的唐琬郁死,弄成这样的结局,难道他就没有一点的责任?难道他就这样心安理德,将所有的压力让一个弱女子独自承担,自己倒像完全是一个封建礼教的害者,咏弄几首伤感的诗,表现自己的所谓的多情和长情?长门自是无梳洗,何必珍珠慰藉寥?不必珍珠,何必诗词?


沈园里,还有一个葫芦井,也叫鸳鸯井,这是沈园唯一旧物,从宋代一直留存到现在,幸好这葫芦井和陆唐的故事无关,要是后人附会出陆唐曾在鸳鸯井上相盟誓的事,不知多煞风景。爱情名园?其实是悲剧名园!


一个郁死,一个用一生来怀念,也许也是另一种美丽。

2006-03-08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心中的朱自清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