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陆军联合演习定于本月20日举行。看到这条新闻的时候,我可以想见以前的同事为此付出的努力,在此向他们表示敬意。但看到印度陆军东部司令部的一个军官就此发表的讲话,我忍不住笑出声来。他说:这次演习以反恐为特色,我们在处理紧急情况和应对反恐方面经验丰富,中国乐意在这方面向我们学习。
在我的印象中,印度总是对中国抱有这样的优越感,我不知道他们的优越感是何时产生,又是怎样产生的。而几次访问印度,却让我对这个国家也产生了不少真实的优越感。其实我们这两个文明古国有不少的相似之处,很有些五十步笑一百步的味道。在以后文字中再慢慢道来。
郑和舰与孟加拉海军的引导舰在吉达港外告别,双方的官兵在军舰上站泊挥手互致问候。航行的下一站是印度孟买。我们沿着印度的东海岸航行(当然是在他们的领海外),又绕过斯里兰卡的南端,然后沿着印度的西海岸北上进入阿拉伯海,然后在孟买的外海又抛锚休整。
每天的傍晚时分,我们都会站在甲板上看日落。此时印度洋的海面平静得没有一丝波纹,在落日的印照下,浓浓黑黑呈厚厚的油墨状。夕阳西下,寂静无声。所有的人都这样静静地看着太阳暗下来,最终落入水中,再换作满天星斗。

印度洋上的日落(博主摄)

孟买的印度门和后面的泰姬陵酒店(图片来自网站)
孟买是座非常有名的东方城市,它曾经是英国海外殖民地上的一颗明珠。在郑和舰抵达孟买的半年前,我刚刚随同我们军队的后勤考察团到访过印度,也来到过这座名城。当时印度军方招待我们住在五星级的泰姬陵酒店里,酒店门口就是著名印度门。从饭店房间的窗户里看出来,印度门那里正在拍电影,有不少的印度美女,印度的电影业相当发达。我刚出了饭店门想过去看看美女,就被四个印度的小乞丐抱住了我的两条腿,吓得我赶紧逃回饭店。
在我原来的心目中,孟买的地位类似中国的上海。到孟买实地一看,两个殖民地城市真有不少的相似之处,都有外滩。但前几年陪印度人到上海访问,上海的发达让原本充满了自豪感和自信心的印度人看呆了。而现在两个城市的发达水平就差得更多了。
和上海一样,孟买城里没有什么好游玩的。给我留下了最深印象是参观印度海军的航母“维克兰特号”和听到的关于它首任舰长的故事。在此之前,我从来没有登上过航母。1957年,印度看中英国四十年代建造2万吨级的“赫克利斯”号,购进后将其更名为“维克兰特”号,意为:彻底击败胆敢同我作战之人,并于1961年正式服役,印度由此成为战后亚洲第一个拥有航母的国家。此后印度又购买了一艘英国的退役轻型航母,并命名为
“维兰特”号航母,意为:只有强者才能称霸海洋。

印度航母“维克兰特”号
在我的博文《站在“尼米兹”号航母的甲板上(中):为当航母舰长而降军衔》(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dfc00d010009j3.html)一文中我曾写过这样一段文字:
1993年去印度访问的时候,我曾登上过显得十分陈旧的航母“维克兰特号”,整个舰体油漆很厚。比我眼前这艘“尼米兹”号差得实在太远。但当我站在它宽大的甲板上的时候,它仍然给了我很大的震撼,毕竟我一直看到的都是驱逐舰和护卫舰。但更令我震动的是印度人给我讲到第一任航母舰长的故事。印度海军曾有一名优秀的驱逐舰舰长,他的理想就是成为航空母舰舰长。印度购入“维克兰特”号航母的时候,这位舰长已经升任准将,在司令部里工作。而印度的军衔制度如同西方军队一样严格,航空母舰的舰长军衔定为上校。于是这位舰长主动要求降一级军衔,成为了印度的首任航母舰长。
这个故事很动人,我没有去追究过它的真伪,我喜欢听这种为事业和信仰而献身的故事。
这些年来,印度一直在花巨资大力发展军力。印度的海陆空力量得到了与其国力不相称的全面发展,其海军的发展尤为突出。而政治上,印度也努力想成为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大国。事实上,对印度而言并不存在现实的外来安全威胁,它的宿敌巴基斯坦根本就处于防御状态,并不能成为它的对手。尽管现在印度时不时的会声称中国是它的军事威胁,但我相信,它更多的是因为国内选举政治的炒作。
没有现实威胁和明确对手的印度为什么要如此发展军力,一个遍地都是流浪者的国家为何要穷兵黩武般地购买最先进的武器呢?答案也许只有一个:一个有着伟大文明史的国家的意识深处总会着一个难以割舍的大国情节,一个令人沉湎的大国梦。
我们其实也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