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搬进了单位新建的经济适用房,当兵二十年,最后总算在北京安居乐业了,尽管军队的房子没有完全的产权。房子装修完的时候,我去过以前同事家里串串门,知道自己以后会与他们渐渐地生疏起来,毕竟我已经从他们的自己人成为了外人。
巴基斯坦第四军军长送给博主的礼物
上面写着: Who Dares
Wins。意为:勇者胜
我原来的单位是按分管的不同地区来划分工作的,因此每个人的家中都可以看出他原来主管过方向的印迹来,因为在他们客厅的装饰物里总能看到他们分管过的国家的物件。特别在非洲长驻多年的老同志的客厅里摆了几排非洲的黑木雕,木雕精细而不乏夸张,非常的好看。
我搬家的时候,也整理出不少各国的物件来,但大的物件并不多。我喜欢简单,不想把新家平整的白墙弄脏了。因此这些物件最后都原封不动被我放进了地下储藏室里。倒是有两把巴基斯坦的刀子极有特点,被我放进了书房里。我从小就挺喜欢玩刀的,喜欢刀子的那种钢性。

马来西亚陆军司令送给博主的工艺品锡刀

巴基斯坦与阿富汗边境巴军指挥官送给博主的礼物
各国特色的物件,有的是自己买的,有的是我们代表团出访时外军送的礼品,也有外军来访时送的礼品。送礼是中国人的一大喜好,领导也特别重视礼品,这也曾经是我随团出国的一大负担。每次陪同高一点级别的代表团出访,光是准备的礼品就有好几箱,在国外的时候每天晚上还要倒腾这些东西,练就了我一身打包捆箱的好功夫。每次活动都得带上礼品,连我的衣服口袋里也会带一两件小东西,已备急需。
选购礼品是件挺费心的事。以前去的国家、见过的人尽量不送重样的东西。见总统、总理或国王还要准备特别的礼物,而礼品费按国家规定是有明文限制的(与我离开军队后见到的送礼方式相比,外事送礼算是非常廉洁的)。从最开始送中国特产景泰蓝、丝绸,到后来定制一些印有中国军队的标志的办公用品、工艺品等等,十几年间我倒是见证了中国礼品行业的蓬勃发展。
你来我往,外军也有不少送礼的。总结起来,我发现送礼还是挺有规律的:国家越小越穷越专制,送的礼品越大越沉越贵重;国家越发达越民主,送的礼品却越小越没有价值。我这里说的价值是指经济价值,但这些经济价值并不高的礼品却常有些纪念意义。我见过的领导人之间赠送的贵重礼品有镶金和宝石的手枪、冲锋枪、大型的木雕、象牙雕(现在已经禁止了)、金银器、挂毯等等。主管中东产油国方向的同事还收到过名表,曾让我们羡慕不已。去这些发达国家,也不用带贵重的礼品,因为他们即使收到了稍贵重的礼品,也必须上交国库。
没结婚的时候,不同部门的几个单身汉住在一起。主管亚洲方向的我一出差回来,总是带着一堆礼品,这让同屋主管美国方向的哥们很眼红,因为美国佬几乎不送礼,偶尔送的也都是小东西,小到可以忽略不计。但作为外交礼节,高级代表团之间也有送礼的,我见到过美国国防部长送给中国国防部长的一把军刀,非常精美。
我去了几次美国,把美国陆军的部队和院校从东到西走了两遍。回国的时候几乎两手空空,得到的礼品一把就可抓起来。但现在再看这些礼品的时候却觉得挺值得玩味的,因为它们是各个部队的小徽章(大小如纪念币,如下图)。据说这些徽章最初是美军部队指挥官用于奖励那些优秀士兵的,上面有部队的名称、口号和最高指挥官的军衔。看着它们,我就能回忆起看到过的美军部队的种种细节来。
美陆军101师师长的小徽章正面。上面写有101师参加过的著名战斗。
美国陆军101师师长小徽章背面。两颗星代表少将,
还临时刻上了受赠者“李上尉”(即博主本人)
美军训练条令司令部司令小徽章背面。四颗星代表司令为上将。
TRADOC即“训练条令司令部”的英文缩写。
西点军校校长的小徽章正面。上面写着“美国军事学院”和“西点”
西点军校校长小徽章背面。写着“培养优良品德的领导人”和西点的校训“责任、荣誉、国家”。三星代表校长军衔为中将。赠予“李少校”(博主本人)
更多美军小徽章图片请见下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