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游学英国轶事(1) 听不懂导师的英语

(2007-09-03 08:08:48)
标签:

学习公社

感悟随笔

文化

校园

谈天说地

旅行

    去英国遭受的第一个打击是没有听懂英语。那时我刚刚当上国防部的高翻不久,做翻译的机会很多,自己也一直很努力学习英语,所以自以为英语已经学得很不错了。在离开祖国上飞机的前一天,我还在工作,给领导当翻译,陪着老外参观天安门广场,我是带着对祖国的美好记忆前往英国。
 

    到了英国,才发现英语并不是想象中的好懂。下飞机就是边检和海关,没有遇到什么麻烦,顺利通过。然后取了行李,根据英国文化处的安排的乘车路线去领安置费,在它们指定的旅馆度过了在伦敦的第一晚。晚饭和同行的朋友一起是在一家中餐馆吃的,吃完了还给了服务员一些小费。英国文化处的工作细致程度至今令我敬佩不已,从申请奖学金开始到进入英国,我们每个人吃住行都得到了很好安置。

 

    从伦敦到伯明翰还要坐两个多小时的火车。下了火车,找了一辆出租车,包下它跑了一下午。最后终于在伯明翰大学的学生宿舍里终于安顿下来。数数这两天的开销,实在有些奢移,以后再也没有给过小费,包过出租车。

 

    从伦敦到伯明翰,听到当地人讲英语我都有点一知半解。他们讲的英语与我在国内学习的英语有很大的不同。当时的感触就是,自己在中国学的真就是中国英语,离生活实在太远。适应当地的语言环境需要适应的过程。

 

    真正的语言障碍是从上课开始的。

 

    我的导师是一个年轻的国际关系学博士,叫David Dun,看上去比我还年轻。开学的时候,我与他有过短暂的交谈,去他的办公室做过一番自我介绍。他上课的时候语速很快,而且含糊不清。我去过印度和巴基斯坦很多次,能很清楚地听懂印巴英语,特别是当口译的时候注意力高度集中。然而,听导师上课时我却很容易走神,因为很多时候听不太懂。看到那些英国的学生上课时还能积极发言,自己只能干坐着,心里很是着急,感觉自信心受到了巨大打击。

 

    过了两个月,导师上课的时候突然用一种很清楚的英语对我们慢慢说道:大家如果对我讲课有意见,请对我直接提出来,不要向校方投诉。这话让我大吃一惊,终于明白原来不只我一个人听不懂,还有其他的同学和我一样。下课来一打听,原来是美国和加拿大的同学向校方投诉他讲话口音太重,条理不清。这一发现让我又产生了很大的信心。

 

    我的导师是苏格兰人。英国人是以自己的口音为自豪的。差不多每个城市、每个地区、每一个阶层都有自己的口音,很容易分辨出来。后来我去过苏格兰和威尔士,听过当地人讲话,还真是非常的费劲。但去美国的时候,我从来没有遇到过语言上的障碍。

 

    我生活的城市伯明翰也有自己浓重的口音。我每个周末都会到它的批发市场去购物,那里有大量便宜的中国商品。有一个卖瓷器的当地妇女叫卖的嗓门很大,整个市场里都能听到。但很遗憾,一直到我离开伯明翰,我也没有搞清楚她到底在喊什么。

 

    再后来,我在国外的时候曾遇到英国的老两口,听见他们说话,我猜出他们是伯明翰人,这让他们大吃一惊。

 

    英国最好听的英语是在牛津听到的。一下汽车,听到当地学生的说话声,一下就感觉到了那种久违的纯正英语,那种我在学校里听力课上经常听到的英语,那种美感无与伦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