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百度搜索一下“教育部叫停”,你能搜到很多内容,如:
教育部叫停高校扩招风
教育部叫停义务教学重点校
教育部叫停校中校
教育部叫停名校自考脱产班
教育部叫停中外合作办学高收费
教育部叫停“专升本”
教育部叫停小学生考PETS
教育部叫停违规敛财高校期刊
教育部叫停高校盲目升格
最新的一个叫停是:教育部叫停大学生校外租房。
我知道“叫停”一词不是教育部文件里的用词,是媒体为了吸引读者眼球用的。在正式的文件里我们经常使用的是:严禁、禁止、规范等字眼。不过意思也差不了太多。
教育部的同志们很辛苦,中国的教育从幼儿园至大学都存在着种种弊端,各种丑恶现象不断出现,于是禁令一个接着一个的出来。每当我看到一个禁令,我都想大声地为它叫好,因为它反映出教育部同志看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但我们知道中国的事从来都是有变通的,会钻营是我们的天性。所有的禁令大致都有相同的结局:不了了之或产生出新的丑恶来。
禁止大学生到校外租房,我相信教育部的本意肯定是好的。大学生在外面租房子出现过许多问题,肯定不便于管理。特别媒体报道反映出安全问题和男女同居问题比较突出。
前两天和新东方的同事一切在电台做节目,我们聊的话题就是租房。当时我谈起在英国学习的租房经历。外国学生在英国学习时租房子大概有三种形式:租学校的学生公寓(我与另外四个外国学生合住,一人一间卧室,厨房、客厅、卫生间公用);与几个同胞合租一个小楼(英国的房子以小楼为主);租住英国人家里的房子,也就是住到英国人家里去。我采用过前两种形式,感觉是绝对的自由,绝对的爽。对于大学时代在严格的军校度过的我来说,自由绝对是个好东西。
一个人过了十八岁应该是自由和独立的,并应该拥有私人的空间。中国的学生从小就是被管大的。家长管,学校也管(不过现在的学校偏重于管学习,而不重视品德的培养)。高考的压力可以把天性和外国孩子一样活泼的中国孩子从小学一直管束到高中。好不容易考上大学了,突然自由了(但经济上依然没有独立),都不知道自己该如何享受这样的自由了。这难道不是一种悲哀吗?
要让大学生不到校外去租房,最关键的是学校一要提供足够的房源,二是要有人性化的宿舍管理规则,三要给贫困的学生提供廉租房。而这一切却不是一纸“叫停”的公文能做到的。中国的政府部门的官老爷们有一个坏毛病:说了便是做了。政策可以拍拍屁股很轻松地制订出来,政策的落实和落实的结果大都无人问津了。
中国的教育问题是个系统性的问题,问题的源头是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公平所导致的应试模式。这样的模式不改变,一个个简单的行政“叫停”命令最终会成为一纸空文。
想起前一段教育部下令在全国中小学里推广校园集体舞来。这一纸“推广”的公文如同其他的公文一样,把集体舞的重大意义阐述得很诱人,让我直后悔早生了这么多年,没有赶上素质教育的好时代,没有赶上男女生关系开明的好时光。于是我拍拍儿子的肩膀语重心长地对他小人家说:你小子可算赶上好时候了。
打开网上对推广集体舞的评论,却是骂声一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