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终于要换上国际化的军装了,可喜可贺!
以前我们的军服存在许多缺陷。一是品种少,除了冬夏常服和作训服,没有礼服。外国军队的服装是非常丰富的。现在有八十几国国家向中国派驻了军事代表处,即我们常说的武官处。在北京有一个庞大的外国驻华武官团,每年都会搞大型的的集体活动。这个时候,各国军礼服闪耀登场,非常非常的靓,这个时候便发现我们最精神的八七式夏常服差不多是最难看的。

美军陆军上将的军常服
二是军服上的配饰太少。军服上的配饰不仅仅是为了好看,在世界通行的军服上,你可以通过配饰看出一个军官的简历来。配饰的内容包括:姓名、军种、兵种、国籍、服役年限、所获荣誉、战争经历、培训经历等。我们原有的军服除了军种和军衔就没有别的了。
三是军服不合身。以前军服都是以配发为主,并按官衔使用不同的面料,我把它总结为:将官全毛、校官半毛、尉官没毛。上身普遍还比较合身,裤子则又肥又大。正面看还算精神,背后一看则很臃肿。我去过美军的军人服务社,里面就可以定制军服。
四是军服不统一。各个军区的军服在面料上看上去都有点不一样。尤其是以前夏天的衬衣,面料五花八门,怎么舒服怎么来。出国的时候,一个代表团,照出来的照片军服颜色深浅不一。后来,衬衣使用新布料后才统一起来。女军人冬服没有配毛衣,领口处什么颜色花式的毛衣都有。

我刚参军时穿过的八五式
中国军服的变革,其实反映的是观念上的不断变革。一九五五年,学习苏联,有了统一完整的军服系列。后来强调官兵平等,取消了军衔,穿上了和战争时期一样简单军服,全军上下都是“红星加红领章”,分不出个大小来,也部分造成对越自卫反击战时指挥上的混乱来。
一九八五年我刚参军的时候,军队刚刚换装,有了大盖帽和肩章。军校的军官去我所在的中学招生的时候,这套新军服着实迷住了我。记得军校大二的时候,看过一次八七式军服设计的录像,军服的设计系列完整,非常的国际化,当时令我们兴奋不已。但八七式军服出来之后,只是比八五式改进了面料,增加了军衔。
后来到了总部工作,才听说那套设计完美的军服系列是在充分考察外军服装的基础上设计出来的,但当时的军委领导还都是习惯穿布鞋的老红军,他们追求简朴和宽松,他们于是从这一系列中选择了最难看的两套构成了八七式。这种说法,我从来没有求证过,便我觉得极具说服力。
一九九七年,比较完整的九七式军服出炉,并首先装备了驻香港部队。它的常服去掉了中国军队特有绿色和红色。一九九八年初,当时的总后勤部部长王克上将宣布军队将在八一节统一更换九七式军服。但那个夏天恰逢全国抗洪抢险,国家处于困难之中。根据江主席的指示,换装计划被迫推迟。
一晃又是十年,建军八十年的时候,我们的军队又将换上了新装。但今天的换装意味着国家财力的增强,也意味着观念的更新。我们应该为这个换装欢呼。
建国五十八多年来,我们的军服经历了太多的变革,十年一换装的频率也是世界上罕见的。但愿这次换装能把我们的军服基本定型下来。
军服再漂亮也是靠人穿出来的,靠的是军人气质的提高。这种气质一方面来自于军人的健康而精干的体魄,来自于军人永远挺直的腰干;另一方面来自军人的自身修养,来自于躯体散发出的自信。两者相加才能造就一个完美的军人体型和仪表。这一方面我们依然任重而道远。
刚开博客的时候,我写过关于美军的系列文章,其中的一篇博文是《握住将军的手》(http://blog.sina.com.cn/u/54dfc00d010007ee),但愿它所记载的某些丑恶能成为可以被遗忘的过去。
军队归根到底是要打仗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