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五一武汉休闲游(4)  故人已乘黄鹤去

(2007-05-09 12:41:14)
    来武汉前,儿子问我武汉有什么。我说武汉有万里长江,还有“故人西辞黄鹤楼”。正在背诵唐诗的儿子于是认同了到武汉来玩。
    黄鹤楼算是武汉最具象征性的建筑了,号称“天下第一楼”。中国人似乎有这样的爱好,我去过的“第一”已经无法计算。武汉的报纸说,五一那天黄鹤楼人满为患。出租司机大多不愿去那里,因为不好停车,他们中的不少人也没有进去过,于是他们告诉我那里实在没有什么可看的。但到了武汉不看黄鹤楼会后悔一辈子的,当然我也知道,看了黄鹤楼也只能是一辈子后悔。对向往的东西产生失望,这样的情况作为游客应该经常遇到。
 
五一武汉休闲游(4) <wbr> <wbr>故人已乘黄鹤去
汉正街小商品市场
 
    我先去的著名的汉正街,池莉的小说中对汉正街着墨甚浓、并通过汉正街的市井生活对武汉人有过彻底的剖析,我对武汉的了解大部分来自于池莉的小说,并对汉正街有了些许向往。但现实中的汉正街却是非常的令人失望,它已经落后于时代的步伐了,成为中国城市随处可见的劣质小商品集散市场。
 
五一武汉休闲游(4) <wbr> <wbr>故人已乘黄鹤去
汉江上的晴川桥以及渡轮码头
 
    走出汉正街就到了沿江路,看到了汉江。汉江把长江以北的武汉分成汉口和汉阳两镇。横跨汉江的晴川桥非常醍目地位于汉江汇入长江的入口处,离桥不远就有渡轮码头,从这里可以乘渡轮渡过长江去中华门码头,也就可以到达黄鹤楼了。
 
五一武汉休闲游(4) <wbr> <wbr>故人已乘黄鹤去
五一武汉休闲游(4) <wbr> <wbr>故人已乘黄鹤去
博主在渡轮上拍摄的武汉长江大桥以及位于龟山的武汉电视塔
 
五一武汉休闲游(4) <wbr> <wbr>故人已乘黄鹤去
五月四日的黄鹤楼,据说人已经少了不少
 
    “巍峨耸立于武昌蛇山的黄鹤楼,享有“天下绝景”的盛誉,与湖南岳阳楼,江西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期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传说是为了军事目的而建,孙权为实现“以武治国而昌”(“武昌”的名称由来于此),筑城为守,建楼以嘹望。至唐朝,其军事性质逐渐演变为著名的名胜景点,历代文人墨客到此游览,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诗篇。唐代诗人崔颢一首“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已成为千古绝唱,更使黄鹤楼名声大噪。”(摘自〈黄鹤楼简介〉)
    写的真好!这样的介绍是很吸引人的。但遗憾的是,我看到的黄鹤楼早就不是历史的真迹了。武汉本地人告诉我:真正的黄鹤楼原本不在蛇山上,而在长江岸边。历史上曾反复地被摧毁,又反复地重建。光绪年间,它又一次被烧毁,但没能再重建。终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修建长江大桥的时候,塔基也被拆去了,并在原址上建起了巨大的水泥桥墩。原本的黄鹤楼便永远消失了。现在的黄鹤楼是1985年建成的水泥楼,并顺着龟山建成了一个完整的公园(门票五十),而不再是原来的临江一楼。楼中文人墨客的题字没有了,倒是多了不少的商店。我觉得它不如南昌的藤王阁,更给人一些复古的气息。
 
五一武汉休闲游(4) <wbr> <wbr>故人已乘黄鹤去
登上黄鹤楼上看下来,再也不会有“孤帆远影碧空尽”了,倒是“唯有火车轰鸣声”,因为繁忙的京广铁路就从它的一旁穿过。
 
五一武汉休闲游(4) <wbr> <wbr>故人已乘黄鹤去
黄鹤还在,直叫人感慨“逝者如斯夫”。
 
    最近陪着儿子背诵唐诗,中毒甚深,中国传统山水楼阁经常在脑子里浮现。站在黄鹤楼上,我只能告诉八岁儿子去想象:一千年前这座孤单矗立在长江南岸的楼阁,面对不尽长江水,四周只有高高的荒草,没有任何别的建筑和商业气息。在风声水声中,文人墨客可以对江畅饮,诗性诗情大发,烟花三月,天地悠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