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点的毕业生中曾有两人担当美国总统,二战中诞生过四位五星上将。在西点培养出的近四千名美国将军中,二战名将巴顿是最具特色的人物之一。
西点没有高大的建筑,但每一个楼的楼层都很高,因此显得高大而结实。西点的图书馆也不例外。西点的图书馆外有一尊身着军服的塑像,头戴钢盔,钢盔上有四颗将星。他手里拿着望远镜,面朝图书馆。这就是巴顿将军的塑像。我曾问过西点陪同我们的军官,为什么把巴顿的塑像放在这个地方,是不是巴顿酷爱图书馆。他们告诉我说,这是因为巴顿在西点的五年当中,他从来没有进过图书馆。
我曾让学生做过模仿训练。一个男生的模仿巴顿的演讲,满口粗语,学得还有点像。巴顿以言谈粗鲁、但作战勇猛、并善于捕捉战机,而被誉为“血胆将军”。但令我曾经敬佩不已的巴顿在西点当学员的时候绝对不是一名好学生。他居然读了五年本科(但居然没有被淘汰),按中国的说法,他是名留级生。美国记者当然不会放过名将巴顿这段不算光彩的经历。巴顿对此回答说,他在西点学习的时候从来没有找到学校的图书馆。
巴顿玩幽默的直接后果就是西点人自1950年起让他的塑像伫立在图书馆前,并永远深情地凝视图书馆。这已成为西点的标志建筑。几乎每一个到西点参观的人都会看到这尊塑像。
巴顿从来没有进过图书馆?这听上去有些夸张,且无从考证。但西点让一位战功赫赫的毕业生几十年来站在了图书馆前仿佛又在告诉着我们什么。在美国式搞笑的背后我们又能想到什么。是对权威敢于不敬,还是对所谓的成功应该有更深的理解?
巴顿是不是西点的好学生已经不再重要。他的个性决定了他不可能成为像艾森豪威尔、马歇尔这样的政治家。他只能是一个武士,一个在战场上才有价值的人。因此他生而逢时,因为他为战争而生。在和平时期,他不大可能取得传奇般的成就。也许是美国式的自由给他无比的包容,让他一生保持个性。
二十年过去了,当年的军校同学大多已脱下了军装。学校期间的成绩和表现并不会决定你最终的命运,这已是不争的事实。是什么决定了你的命运?在我看来应该是个性。而所谓的机遇(或是运气)就能找到适合你生存的环境。
当了整整二十年兵,四年的军校生活是痛苦的,尽管现在留下的只是些美好的回忆。而后来我工作了十几年的部门给予我极大的包容和个性张扬的机会。否则我早就该脱下军装了。
在感恩节的余味中,坐在自己的书房里,心静如水,却生长出无限的感恩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