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作家写歌词没文化看不懂
张大春为周华健新专辑《江湖》创作12首古典诗词
文/北京晚报 成长
周华健全新专辑《江湖》将于下月正式推出,此次他的合作对象是台湾著名作家张大春,华健的曲、大春的词,让这张《江湖》中的12首曲目呈现出西洋音乐与中国古典诗词结合的独特风格。昨晚,《江湖》在京举办了一场别致的媒体先听会,张大春与音乐人贾敏恕、张培仁以对谈的方式与媒体分享了这张专辑的背后故事。
张大春作词取古典文学
周华健与张大春结缘于上世纪80年代,彼时周华健是滚石唱片的制作助理,张大春是新锐青年作家,两人在滚石有过几面之缘却并不相熟。随后,周华健成为红遍两岸的“国民歌王”,张大春则以其脍炙人口的小说作品备受推崇,被莫言评价为“台湾最有天分、最不驯,好玩得不得了的一位作家”。2007年,台湾戏剧人吴兴国筹备舞台剧《水浒108》,邀请张大春担任编剧,周华健担任音乐总监,基于此次合作,两人达成了很好的默契,并找到了心中关于“侠”的核心精神与价值观。
《江湖》收录了12首歌曲,其中《身在梁山》、《我上大名府》、《三打祝家庄》都是取材于《水浒传》,阐述“侠义”精神的作品,其中不仅有古典文学、章回体故事,还包括历史、文化和感情,融合了摇滚、京剧和民谣等音乐元素。而先期在网上传播的主打歌《泼墨》更将中国古典文化挥洒到极致,整首歌从王翰《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开始,连续出现了二十多个文学、历史典故,全曲结尾更是以26个国画“皴”法收尾,古色古香的文化气韵让乐评人不禁叹服:“如果没有些文史功底,都听不懂这首歌。”
周华健谱曲用西洋乐器
虽然昨晚周华健没有到场,但话题始终围绕周华健而谈。张大春回忆起最初与周华健产生《江湖》构想的场景:周华健拿着一包烟盒在手上拍,拍一声就念出一种音乐概念:摇滚、京剧、民谣。“把这些元素放在一起,会不会不太一样?”张大春说,当时的周华健像是第一次听到京剧的年轻人那样的兴奋,“音乐之间泾渭分明的界限在他心底里打通了。”张大春介绍,整张专辑中的歌曲都是由自己先写词,周华健再谱曲,这对周华健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但张大春谦逊地表示:“我作词也就是堆砌几个字而已,但华健的曲丰富了词的意义。”
音乐人张培仁谈起《江湖》,认为这张专辑唤醒了民族记忆和基因,“流行音乐走到今天,应该有自己的潮流”。他同时称赞周华健在专辑中全部使用西洋乐器诠释中国古典歌词的成功尝试,“他用了自己了解的乐器表达他希望表达的音乐。”在《泼墨》中,周华健用娴熟的手法拨弄吉他琴弦,在听觉上宛若古琴效果。
昨日的先听会还同时公布了将于11月20日在首都体育馆举办专辑《江湖》的“万人鉴赏会”,届时现场将以独特的视听方式为观众呈现周华健、张大春的“江湖世界”。张大春透露,《泼墨》一曲最后的26个“皴”中,只有一个是自己虚构的,看哪位慧眼的观众能够分辨出来。J227
链接
《泼墨》
曲/周华健
词/张大春
葡萄美酒 夜光杯 李白月
张良椎
司马相如 上林雁 霍去病
血染回
秣陵春 灞陵雨
西陵空城拍潮水
东坡笑 陈抟睡
昆明池底照劫灰
一纸清白
万种心痕
交代了
兴亡晨昏
一纸清白
万种心痕
休问我
笔法如何
周文汉武 俱尘土 洛阳花
章台路
一片分合 魏蜀吴
战国策换种树书
广陵散 武陵渔
兰陵破阵万骨枯
刘伶醉 王戎老
竹林酒肆阮籍哭
一纸清白
万种心痕
交代了
兴亡晨昏
一纸清白
万种心痕
休问我
笔法如何
一纸清白 万种心痕 泼墨啊
泼墨
一纸清白 万种心痕 混沌啊
混沌
披麻皴、乱麻皴、芝麻皴、斧劈皴、
卷云皴、雨点皴、弹涡皴、荷叶皴、
骷髅皴、鬼皮皴、矾头皴、解索皴、泥里拔钉皴
牛毛皴、马牙皴、豆瓣皴、刺梨皴
破网皴、折带皴、金碧皴、晴翠皴、
直擦皴、横扫皴、没骨皴、乱柴皴、拖泥带水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