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们天上见》:小人物,大温暖

(2010-04-21 23:26:55)
标签:

电影

我们天上见

蒋雯丽

文化

分类: 中国文化报

蒋雯丽首次执导电影 院线排片遭冷遇

《我们天上见》:小人物,大温暖


[转载请注明出处:《中国文化报》记者成长 http://blog.sina.com.cn/ziyu1501] 

“我看大家都很安静啊,不知道大家喜不喜欢这部电影?”4月9日,蒋雯丽一袭黑衣出现在北京当代MOMA百老汇电影中心。面对着刚看完她的导演处女作《我们天上见》的现场观众,新晋为“蒋导”的蒋雯丽显得十分谦恭,直言:“我的内心十分忐忑。”

 http://s15/bmiddle/54ded3d7g84c0d733a2ce&690

拍这部电影 是在寻找心灵家园

《我们天上见》是蒋雯丽执导的第一部影片。当作为演员的蒋雯丽已经凭着扮演的各种人物形象深入人心时,作为导演的蒋雯丽则让人多了一分期待。《我们天上见》是一部带有浓厚的蒋雯丽自传色彩的影片,片中讲述了在上世纪70年代那个特殊时代,小女孩小兰的双亲被派往新疆劳动,十年未归,小兰与姥爷相依为命。祖孙俩在艰苦的环境下互相照顾、互相鼓励,用彼此的爱温暖着对方。直到姥爷病倒后,小兰才知道父母常常寄来的信件和哈密瓜是姥爷制造的“善意的谎言”。小兰尽心尽力送完了姥爷最后一程,在姥爷的墓前对人生有了新的感悟,希望以后和姥爷在天上能够再相见。

蒋雯丽在现场与观众分享了她的创作初衷:“我拍这部片子,缘于我的童年是与外公生活的。以后越是长大,越是感觉到童年对一个人的影响至关重要。外公对我的爱和呵护让我有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外公离开我已经30年了,这种情感一直沉甸甸的,我就想把这些表达出来,跟大家一块儿感受和分享。”谈到影片的创作过程,蒋雯丽认为,对现实的细致观察对于一个新导演来讲至关重要。在拍摄电影前,她专程拿着一个小摄像机回到老家安徽蚌埠,重访了自己生活过的角角落落,走访了童年曾和自己有过联系的邻居、同学、老师、教练等,几乎拍摄成了一部纪录片。电影拍摄完后,蒋雯丽又再次回到老家,有针对性地采访了许多素材。尽管这些影像内容并没有出现在最终的电影中,但是这样的走访和收集为她的影片增加了浓厚的现实色彩,也让她慢慢认识到:“拍摄这样一部电影,其实也是在寻找自己的心灵家园。”

情感应该与大众分享

“电影的主人公是一个孩子,孩子戏是最难导的,您又是一个导演新人,怎样让小演员演得这么好?”观众向蒋雯丽提问。蒋雯丽坦言,与小演员沟通是拍这部影片的一大困难,导演需要表达的感情小演员未必能够很快理解,而小孩所独有的表情、神态、语言,作为成年人的导演又很难把握。她说:“在片场为了让小演员集中注意力,我就会握着她的手,用真诚的感情看着她的眼睛,看着看着她的眼泪就会流出来了。”这也许就是演员转为导演的优势吧。

此外,面对观众对影片“个人化”色彩的提问,蒋雯丽说,她不认为电影应该是很个人化的东西,电影毕竟是要拿出来跟观众见面的。而《我们天上见》虽然是蒋雯丽个人的经历,但其中的许多情感是与普通观众共通的。蒋雯丽讲到她前一天在中央戏剧学院做交流会时的经历:“中戏的许多学生说这部影片是为‘80后’拍的,这让我觉得很吃惊,他们也从我的电影中找到了他们曾经的生活体验,人们的情绪在很大程度上是相通的,电影就是最好的纽带。”

http://www.ccdy.cn/attachement/jpg/site2/20100420/002186f8054c0d37a65b32.jpg


对排片问题表示遗憾

在《我们天上见》放映交流会的现场,演员柯蓝、歌手田原、作家北村、导演高群书等圈内好友也前来捧场,他们都对这部影片给予了很高的评价。高群书说:“这部影片不仅有感性的传达,还有理性的逻辑,我觉得蒋雯丽是国内女演员转导演最成功的一位。”北村评价说:“这部电影告诉我们:真实是战胜荒谬最大的力量。”

田原提到了《我们天上见》目前在影院排片上受到冷遇,引发了现场观众的议论。蒋雯丽也坦言:“排片的问题是一个悲哀。”因为这部影片被划归为文艺片,因此在各大院线的排片表上,《我们天上见》不是在早间9点至11点,就是在晚10点后的夜间,许多观众无法在自己合适的时间段观赏到这部影片。蒋雯丽遗憾地说:“我也没有办法,只能希望大家多多帮忙,多多宣传了。”

《青年电影手册》主编、电影人程青松是此次活动的发起人之一,在谈到排片问题时,他认为现在的院线经理将票房看做第一要义,将商业片优先排在“黄金时间”,而将所谓的文艺片打入“冷宫”,这对于中国电影的发展是不利的。针对这一现状,从4月开始,程青松与当代MOMA百老汇电影中心合作发起“程青松每月推荐”,主要向广大电影观众推荐优秀的文艺片新作。继蒋雯丽的《我们天上见》之后,他还将推荐高群书的《千钧一发》、王超的《重来》等。据悉,这是国内第一个由电影院联合电影人举办的电影沙龙活动。


(载于中国文化报,2010年4月20日)

http://s1/middle/6528c921t8215eb1b6d30&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