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昆:与《长生殿》有个约定
(2010-01-21 22:32:41)
标签:
长生殿北方昆曲剧院杨凤一史红梅文化 |
分类: 中国文化报 |
[转载请注明出处:子昱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ziyu1501]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一出《长生殿》因其对爱情的叹惋而数百年久演不衰。新版昆曲《长生殿》将《长恨歌》全诗撰写在了幕布上。大幕落下,是一篇伟大的诗作;大幕拉开,则是一段鲜活的历史。大唐盛世,宇内咸平,唐明皇华服冠带,册立杨玉环为贵妃。只见宫娥们手持宫灯,鱼贯而入,引来凤冠霞帔、金玉满身的杨玉环。一唱一和之间,明皇直抒爱慕之意,玉环也婉转莺喉,尽显娇媚之态。明皇赐予贵妃金钗钿盒以为定情之物,又亲自为她佩戴金钗,情意绵绵。但明皇一面宠幸贵妃,一面却任用奸相杨国忠主政,杨国忠与安禄山将相不合,为盛世埋下隐患。而帝王宫中却是一片歌舞升平,贵妃为明皇排演《霓裳羽衣舞》,舞姿曼妙,曲声旖旎。忽而,安史之乱的马蹄声击破了长安的祥和与宁静。君臣南逃幸蜀,马嵬坡前兵士哗变,明皇痛别贵妃,一代佳话终成千秋挽歌。依旧是经典的故事,依旧是多情的明皇和贵妃,低吟浅唱中依旧令人动容。台下的许多观众都是昆曲的老戏迷、老票友,对《长生殿》耳熟能详,却仍然兴致不减,一遇华彩便击节叫好。
担纲此次《长生殿》导演的是年逾80岁的丛肇桓,自谓“北昆的老人儿”,却长期站在戏曲排演第一线。此次排演《长生殿》,时间紧、任务重。丛肇桓说,排演中遇到了许多困难。首先,《长生殿》近十年没有演出,早先的布景、灯光都已经不能使用,从舞美到乐队,所有的设施都要重新搭建。其次,《长生殿》的演出规模需要大量演员,但剧院人手有限,已经入组的演员有时还要分身从事商业性演出,人员的协调和凝聚非常困难,这也使得这出新版《长生殿》的锻造出炉尤为不易。为了使“新版”有别于“旧版”,体现出更多的新鲜气息,丛肇桓对剧本结构进行了较大的改动。他采取了“倒插笔”的手法,将本来位于篇末的“迎像哭像”置于开篇,从而使整个故事成为了明皇追忆往事的梦境,结尾梦醒时的怅然若失更令人欷歔不已。此外,在幕与幕的交换之间还加入了两个歌者的讲述,通过弹词对情节起到点评和补充,加入了旁观者评述的角度,让全剧脱离了单纯的儿女情长,更具警训色彩。
1月14日,北昆又在梅兰芳大剧院上演了《牡丹亭》。这两场演出也成为北昆在梅兰芳大剧院的首度亮相。北方昆曲剧院副院长曹颖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北昆建院时,首任院长韩世昌与梅兰芳合演的《牡丹亭·惊梦》曾是剧院最珍贵的历史佳话,此番在梅兰芳大剧院的演出可谓再续前缘。长期以来,由于没有自己的剧场,北昆在排演上总是有些捉襟见肘,许多经典剧目不能经常与观众见面。此次《长生殿》与《牡丹亭》两部戏的上演尽管各自只有一场,却是北昆向市场投石问路的摸索。而火热的票房和高上座率也是京城昆曲戏迷对北昆的肯定与期待。据悉,由北昆原创的昆曲大戏《红楼梦》也在创作之中,不久将与观众见面。
(载于中国文化报,2010年1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