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让癌症患者活得好一点

(2009-03-23 22:52:01)
标签:

癌症只是慢性病

海上中医编辑

何裕民

健康

上海科技出版社

分类: 活动预告

2009年03月07日星期六 深圳晚报 第B05版:人物访谈 郑伊洵
 
   沉稳的脸上总挂着一缕让病人自信、温暖的慈祥笑容,一本本蕴藉肿瘤临床及中医基础理论的书籍,每举办讲座都深受患者追捧……日前在新书系列讲座《癌症只是慢性病》上,我国著名中医肿瘤专家、中华学会心身医学分会主任委员何裕民教授倡导新的“抗癌观”:癌症只是一类慢性病,可以预防,更可以治愈。结合健康生活方式,“带癌生存”完全可以延长癌症患者的生存时间及改善生存质量。

  “咱先让患者活着”

  人们一听到“癌症”两个字往往会不寒而栗,但对于别人谈之色变的“肿瘤”,何裕民却“情有独钟”,数十年如一载。曾经两件刻骨铭心的案例,让他执著于解开癌细胞之谜。

  30年前遇见的一个19岁男孩让何裕民至今扼腕痛惜。男孩来就诊时,何裕民考虑到病者患有白血病嘱其入院治疗。住院第二天,主治医生即开出化疗医嘱,化疗到第三天,患者起不来床,第四日晚上,患者离开了人世。“这个壮实青年住院前还蹬着自行车来回四五千米,用药4日后就这样死了?”“若不收治他,他或许就不会这样死去吧?”“医学书上清楚地写着这种治疗方法,没错,那证明这是权威的、科学的,但人为什么就死了呢?”直到何裕民毕业留校后不久,一名患有晚期肺癌的患者到上海找到了他,并在中医的调整下整整活了10年,大大地超过了当时西医给他限定的寿限——3个月到半年。正方两个案例,给何裕民触动很大,也正是这一次临床治疗让他对癌症产生了兴趣并彻底改变了当初茫然的想法。

  “当时我的想法也很简单,既然治不好癌症,咱先让患者活着,活得好一点。”何裕民说道。正是这一单纯的想法,成为何裕民临床上一直致力于中医肿瘤治疗的最初动因。从临床症状的最初生疑,到新“抗癌观”的倡导,何裕民在摸索与实践检验中一路走来。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在大量的医学理论和临床实践中锻炼磨砺的何裕民,为其卓越的医术奠定了牢固的基础。如今,他先后出版医学专著20余部,涉及心身医学、亚健康学、医学哲学等领域。

  来自古医案的启示

  肿瘤魔影,三千多年前的古埃及已有肿瘤切除之记载,我国两千多年前的东汉时代,医学家张仲景也已发现肺癌,人类从那时至今,就不遗余力地与之抗争。

  作为一位著名中医肿瘤治疗专家,何裕民对中医各家流派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古代一些名家的医案、医话。何裕民说,在知识与信息相对匮乏的早年,就是醉心于这些书籍而收益良多。他认为,数千年沉淀的博大精深的中医药学,除有理论认识等的丰富内容外,更值得重视的是诊疗实验。特别是医案之中。“对于错综复杂之肿瘤临床,有时就能从古人的验案或经验获取启迪,甚至可以‘柳暗花明’。”何裕民说道。

  日子有功。长年的阅读中外文献理论的积累,结合自己多年来的医疗实践,何裕民在肿瘤的发病机理上形成了自有的一套理论认识。这一系列的理念为他治疗当代肿瘤,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中医治疗肿瘤要强调‘调整为先,零毒为佳,护胃为要’原则。”这是何裕民在接触众多病例和古医案后总结的观点。曾经一位肿瘤IV期患者,无法手术,因大剂量化疗的副作用,胃肠功能彻底被摧毁,只能每日静脉注入营养剂,而这又进一步抑制了胃肠功能,导致患者周身骨痛,低热不退,“当时患者似属于中医所说‘虚损’之极,可难就难在其脾胃消化功能已被摧毁,正常饮食无法入口,何谈中医汤剂或药?”苦思良久,何裕民记起南宋杭州武林门外著名僧医罗知悌的一个医案,受其启发,制订出针对患者的情况的一套新治疗方案。

  癌症是可治可防的

  “癌症是可治可防的慢性病。”对于癌症的治疗,何裕民表示,癌症不是绝症,而是像冠心病、高血压一样的慢性病。

  何裕民说,癌症是生活方式病,引起癌症的原因,生活方式占50~60%,精神心理、个性因素20~30%,环境因素10~15%,遗传和生物学因素10~15%,而医疗因素只占了6~8%。因此防止癌症应该从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做起,摒弃吸烟、酗酒不良习惯,均衡营养,调整合理的膳食结构,坚持运动,调节好自己的心情。

  倡导“以人为本”治疗观念的何裕民认为,对待癌细胞不一定要“赶尽杀绝”,有时也可促使其“改邪归正”,经过改变生活环境来诱导细胞进一步分化,使癌症的坏细胞转化成接近正常细胞,促使癌症细胞进入正常的自我死亡程序而自然死亡,这一“诱导凋亡”的新理念成为其治疗癌症的一条新思路。

 

  何裕民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中医肿瘤专家,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主任委员。曾荣获上海市劳动模范、霍英东英才奖、全国杰出青年中医等荣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