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美国小学生补过情人节

(2010-02-21 05:45:38)
标签:

文化

杂谈

情人节

美国

小学生

育儿

分类: 育女心经

美国小学生补过情人节  新浪首页、新浪亲子,少儿首页

美国小学生补过情人节

 

2月14日“情人节”,原本是西方人的节日,现在东方人也热衷于此,成为全球人的节日。此节从名称上看似乎只与成人有关。特别是在“海藻”们盛行的社会,“情人节”更是被蒙上了几多暧昧的色彩。

从来也没有想过这个节日会与小学生有关。而美国小学不仅重视此节,而且举校欢度,是我更没有想到的。

今年的情人节恰巧是周日,班主任提早发来“妹儿”,说计划于2月12日(周五)下午举办“情人节Party”,各家视情准备小食品,带去共享。等我看到“妹儿”时,已经晚了,所有吃食都被家长“认捐”一空,只好放弃此项权利与义务。心下纳闷:小学四年级的小破孩儿,过什么“情人节”呀~~

后来,连日暴风雪(前面有博文报道),学校被迫关闭,计划中的“Party”自然也搁置了。我就以为这就算完了,别搞了呗。

哪知道,天刚放晴,学校一开门,就又收到班主任的“妹儿”,说这周五补办“情人节Party”,原计划中定下的事情还“作数”,呵呵,我更纳闷了:恐怕全世界都过完情人节了,美国的小学生跟此节本就不挨多少边,还用得着那么较真地非得要“补过”?

没辙呀!就这一个宝贝女儿,学校安排的事,能去就去吧。周五,我让娃爸把车留下,准备前往参加,倒要看看小破孩儿是如何过“情人节”的。

接下来,有个很温馨的小插曲:两位好友背着我私下商量,认为我平时胆小,不常开车,最近暴雪,路况不好,决定由其中一位本不用去学校的好友开车送我前往,另一位从单位直接到学校去参加“Party”的好友等结束时载我归来。等我下了楼,好友已从家里开车到我楼下等候,把我感动得不行……

到了学校才知道,原来今天全校都在搞这个活动,当然,各班搞各班的。赶紧进了女儿的班级。呵!还真有过节的气氛。请看图片:

 

小黑板上学生自己写的欢迎词:

美国小学生补过情人节

 

另一面的主黑板上,用各种文字写着欢迎词,看看您能认出哪几种?

美国小学生补过情人节

 

各家凑来的食物和饮料:

美国小学生补过情人节

 

老师的办公桌:(就在教室里,不像国内,肯定得放在办公室里)

美国小学生补过情人节

 

学生们挂衣服的地方:

美国小学生补过情人节

 

知道下面这些纸袋子是干嘛用的吗?用来交换情人节礼物的,每个袋子都写着一个学生的名字,袋子是根据所有者的书面要求,由同伴给装饰出来的呢:

美国小学生补过情人节

 

忙起来了,将自己准备的礼物分送至写着同学名字的袋子里:

美国小学生补过情人节

 

美国小学生补过情人节

 

这是女儿收到的情人节礼物:(塑料袋装的是班主任送的,每个孩子1份。)

美国小学生补过情人节

 

我帮女儿准备的送给同学们的礼物:(专门为情人节定制的糖块,节后再买,半价,这样的,四盒一包装,共0.50美元,合每盒0.125美元,特别便宜)

美国小学生补过情人节

 

反面:(可写送予人和赠送者,估计是为学生设计的,价廉物美,这盒是多买的,女儿自己留下享受,已经开口吃了一些,所以看起来比较少了,呵呵。)

美国小学生补过情人节

 

下一个节目——游戏,其实很简单,桌上那花纸是用来折“东南西北”的,相信许多人都玩过,那黑色的“心”,是要用旁边的竹签刮开表层,就露出彩色面来,做成“项链”,送给爸爸妈妈。 

美国小学生补过情人节

 

瞧,刮着呢:

美国小学生补过情人节

 

做好后,挂家里冰箱上了,还挺漂亮的:

美国小学生补过情人节

 

孩子们在教室里热情地分送小礼物,其实也就是小包装的糖果巧克力,或亲手做的小卡片等等,但是都很真诚,郑重其事,也看出收到礼物后是由衷地高兴。期间,可以随意走动,取点美味的小食品满足一下自己的食欲,气氛非常轻松愉快。

没想到,“情人节”可以这么大张旗鼓地过、这么坦然悠闲地过。在这里感受到的是别样的“情”——同学情,师生情,亲子情。一切暧昧的气息跟这里不沾边,但是气氛一样温馨热烈。难怪全校欢度了呢。

要不是亲眼见到小学生如此过“情人节”,若我至今仍站在三尺讲台之上,有学生问我“情人节”的含义时,或许我会脱口而出:“那是大人的事情,跟你们无关,等你们长大了自会知道。”想到这里,不觉一阵汗颜……

其实,教育者的心,本可以更纯净一些,再纯净一些。教育,也可以更正面一些,再正面一些,对学生引导恰当,可省去许多关于“青春期”的问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