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美国校园不闻朗读声

(2010-01-18 06:32:58)
标签:

美国

教育

朗读

阅读

杂谈

分类: 育女心经

           美国校园不闻朗读声 育儿首页

说起校园生活,人们的印象和话题一定少不了孩子们的“朗朗读书声”。男声、女声,都是童声;疾声,徐声,都是和声。抑扬顿挫的字句,冲破清晨的寂静,回响在校园内外,如鲜花吐蕊,散发馨香。

园丁们闻听读书声,甚为欣慰——知识从口中传诵,在空气中经过某种看不见的循环,进入了孩子们的头脑,库存了、巩固了。

离学校近的居民区内,出门散步或买菜的大爷大妈,侧耳细辩,居然听出自己的孙子孙女扯着嗓子的读书声,也欣慰——知识在代代相传呢。

 

看看国内课堂朗读的画面:

美国校园不闻朗读声

                (图片来自网络)

 

然而,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在美国校园里,很难听到学生们的“朗朗读书声”。为此,我还特别向女儿求证。她肯定地说,没有齐声朗读过,全校哪个班都没有这么读过。

我就在想:这是为什么呢?(难怪小沈阳会发出这样的疑问,日常用语嘛!)

想来想去,可能是以下几个原因吧:

一是,美国学校没有明确的教材。学生没有人手一册的课本,你让他们齐声朗读什么呢?

二是,美国文化史没有中国的悠久,可以让学生大声诵读的精品与经典实在太少。中国有“三字经”、“弟子规”等等,可以让学生摇头晃脑地大声诵读,美国有么?

三是,英语不像中文那样抑扬顿挫,不适合齐声朗读。汉语是单音节字,不管是个人朗读还是齐声朗读,都给人美感,英语就不一样了,多音节字较多,个人朗读还可以,要是让大家一齐朗读,能读出韵味来还真不容易。

四是,美国学校考试的压力很少,因为没有固定的教材,考试重在测试学生的能力,而不是对书本知识的简单记忆,所以需要用大声朗读来记忆的东西就没有那么多。

 

再看看美国学校的课堂(细看,课桌上并没有教材):

美国校园不闻朗读声

                (图片来自网络)

那么,美国学生是不是就没有朗读呢?也不是。老师布置学生每天回家朗读20分钟,是真正的大声朗读,内容可以自选。也就是说,美国老师也是重视朗读的,上次家长会上还跟家长强调,要让孩子在家大声朗读,这样对语感和词汇的记忆都有好处。

女儿说,虽然在学校不朗读,却会有读书的测试。测试时,老师与学生一对一。测试内容是由简到难的一系列书,而这些书平时学生是没读过的。测试时让学生读,每本大概读三至四页,如果读得顺,就接着读难度大一点的书,直到读“卡”了,读书能力的程度也就出来了。由此可以看出,美国学校的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能力。关于美国小学阅读课的情况,请参见博文:美国小学阅读课五大功效(上)美国小学阅读课五大功效(下)

那么,老师平时是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朗读的呢?女儿告诉我,老师常在课堂上读书给他们听,读得很动情,很投入,一些句子在放学后还在学生的耳边回响。女儿说,听了老师的朗读,自己也有一种强烈的冲动,也找篇文章自己朗读一下,体会语言的优美。还真是,那天放学后,她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大声而“有表情”地朗读着,那可不止20分钟,读得自己激动不已。读完后出房间,还很兴奋,一些句子已经熟记,口中仍在念念有词。

我感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老师以特有的个人魅力与高超的朗读技巧,给孩子们做了成功的示范,不用特别布置朗读作业,孩子们也会自发模仿。

 

想明白了:敢情美国学校是把朗读任务转到家庭里完成了,难怪校园里听不见朗读声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