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马拉雅FM录制着一个专辑《医生话健康——农工党社会服务系列》,渐渐地,有了小呼声:开通几个医生本人亲自录播、亲自背书的专题套餐吧。说白了,就是付费项目,这样,或许反而信任度更高、粘合度更强。
BUT,这个世界也许医生没有好坏、没有高低;但这个世界能看病的医生,都很忙?除了忙,还有很多悲催的氛围限制着他们的表白。
WHAT?
悲催的氛围是什么东西?
昨天党内开会,逼迫已经有点腻烦微信公众号的我,不得不再次写点什么,为医生同志。
在我已经播出的专辑里,有一位外科专家,数年前卫一位百岁以上的老人开过一起肠梗阻手术。大家家里有老人吗?没有?不接触?放心吧,迟早会接触的,你也迟早会老的。
大家都想长寿吧?不想?别放屁,到了50以后,没人想早死!大实话哦。百岁老人重病,必须开刀的情形下,你能找到愿意为你开刀的医院和医生吗?我不说没有,以后,你可以尝试一下(不用等到100岁,75岁以上即可)……
YES! 有医生同志承担了这个责任,并且,为一名已经延缓治疗半个月之久的百岁老人成功实施了外科手术,老人不仅康复,而且术后正常地存活了5年之久。
然并卵,当我有点激动地想把这个案例翻译成录播素材的时候,当事医生婉拒了,原因:
1)“敢为百岁老人开刀”的名声很响亮,但一旦出名,医院和本人还想不想消停了?在这个愈演愈烈的老龄化社会里。
2)求爷爷告奶奶地答应开一次刀,万一有个无法避免的“闪失”,在当今送进医院就必须救活治好的公民理念下,医生本人还想不想活了?
3)你承担责任了,等于说其他医院和医生不愿意承担责任,你的同行会怎么看你?还想混这一行吗?
4)你扬名了,有什么了不起!?这种刀我们随便开开……BUT,当初真让你开,你敢吗?你有把握吗?
悲催的医生,或许,在一个团体和组织体系下的同志们,互相怎么都会理解,但体系以外的呢?包括吃瓜的观众和听众。
不用问不用猜是上面图里的哪位医生,就当都是吧!同志们、医生们、护士节们,今天不是医生节、不是护士节,但是,借一位师长拍摄的鲜花向你表白一下此刻的心境。
背光,但很美。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