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富士康集中营 VS 吴江路饭店:零件和人之间

(2010-05-16 12:54:28)
标签:

富士康

亭子间

世博会

聂耳

饭店里

杂谈

分类: 钢筋水泥丛林里的呐喊和唾沫

富士康集中营 <wbr>VS <wbr>吴江路饭店:零件和人之间

    今天,在上海市南京西路吴江路口的饭店吃饭,亲历某休闲品牌服装全球旗舰店的盛大开幕。据说这家店铺的装修费为3000万美元,作品出自比尔盖茨豪宅以及苹果概念店的设计师……

    用盛况空前总结这个场面并不过分,静安区副区长以及特警都惊动了……长队把整个吴江路都占满了。

    接近中午,饭店的员工并未全部到位,但是为了这家店的开张,很多记者和市民都占着饭店开窗的位子看热闹。于是,不自觉地开始点单。按理说,饭店里宾客多,店员应该高兴才对,可在中国属于不着边际的奢望。很多时候,饭店里生意再好,几乎无法在服务员的收入上得到体现;服务员忙的焦头烂额,脸色都不怎么好看。

    我坐在靠窗最里面的位子,身后就是服务员换装的房间,服务员小弟和小妹们进进出出、牢骚和笑话纷纷飘进我的耳朵里,这些90后,其实与富士康的一线员工在年龄、籍贯和人生阅历上有太多的一致:

    “累死我了,你们怎么才来,没见今天生意发疯了?”

    “3号桌要的蛋挞已经10分钟还没上,客人要急了,尤其是那个女的,我说帅哥,到时候你去应付一下,我肯定伺候不了!”

     “新店开张怎么还这么多客人?  下午我们也去凑凑热闹,听说有折扣纪念版的T恤卖。”

     “凑什么热闹!人家世博会刚排完队,习惯了,你上一天班不累吗?还要站!”

     “哎呀,谁穿了我的号衣!不要脸的东西。”

     “晚上我约老乡去世博会夜场兜兜,你替我2钟点的班怎么样?”

     “我们弄堂口网吧关门了,今天店长的电脑带来了吗?”

     ……  ……   ……

      这些年轻员工的待遇大致是:饭店(公司)包2餐、在吴江路不到百米的茂名路书苦闷弄堂里安排了宿舍的群租房(刚改造后有独立卫生间),这些,在数字和形式上可能与富士康的大同小异。员工们剩下的收入(可以叫纯收入),其实并不比富士康的多多少,甚至可能更低一些。富士康在深圳的工厂我没去过,通过媒体上看起来外表很恢弘,可不管怎样已经连续自杀死了9个人。而吴江路的饭店,乃至上海滩成千上万个聘用着与富士康一线员工相仿的餐厅和饭店,每天的工作强度并不低、还要不断受到顾客的误解和呵斥,却没有听说过自杀的事情,什么原因呢?很简单——

     富士康工厂=集中营

     吴江路饭店=吴江路饭店

     台资工厂很喜欢突出上下级别的严肃性、很喜欢给“懒惰的大陆工人”制定各种细化的规章制度、很喜欢把做给当地政府看的福利设施做到精致而漂亮、很喜欢在攫取超额利润后先携家人到寺庙祈福捐款……却忘记了比寺庙更缺钱的是厂里的那些90后工人。工人是人,不是机器、更不是集中营里的符号。二战时期,纳粹统治的奥斯维辛集中里的氛围,与当前的富士康深圳工厂十分想象,只不过,富士康工厂里能吃饱饭而已……

    吴江路的饭店呢?别忘了它的地段,在大隐于市的城市里,有太多的排遣不满和苦恼的方法,有时候,同伴之间一句不经意的玩笑、与A顾客争吵时B顾客的一句公道些的插嘴、被迫加班回到宿舍后发现彩票中了10元钱、看到男女顾客因为偷情约会被各自伴侣追到饭店里臭骂追打的场景、劝导室友不要因为被网上交来的爱侣甩了而哭泣……等等等等,都能成为乐趣和谈资,都能疏导和舒缓心理上的紧张。拿到手的钱即便大同小异,但相比富士康工厂的环境,上海的大大小小的饭店周围,有更多新奇的挑战、更广大的活动空间、更有趣的交际圈子、乃至更多的跳槽机遇,甚至,哪怕在饭店里道听途说地观察和聆听各类顾客的言谈举止、也不失一种学习和看戏的机会……

    世博会提倡“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也确实,不要责怪这么多的农村青年挤破脑袋涌进大城市,因为大城市尽管存在这样那样的不如意,但毕竟,多彩的生活和插曲能分散他们的注意力、使他们不至于象富士康集中营里的员工一样,把哪怕一件很小的事情扩大化……实际上,包括白领在内,最近据说纷纷逃离喧嚣的大城市,追求宁静安逸的故乡或者二三线小城的氛围,这固然是减轻大城市压力的好趋势,但是,世外桃源的宁静和安逸,有时候往往使人更加钻着一个牛角尖耳朵主题二难以摆脱,青山秀水旁,没准更容易使人感觉结束生命的容易。在上海的街道上,你想自杀想钻汽车轮子底下,那么堵的交通都会让你死不成;或者,你想到南浦大桥上往下跳,一摸口袋,坐公交的零钱也刚给“摸底”偷了;你想抽出刀子往身上扎、隔壁贪小便宜而多嘴的阿姨会赶紧拎着买来洗好的鱼“哈哈,正好,省的我再洗刀了!”…………

    在老上海的电影里,我们看到无数类似聂耳让这样的“沪漂青年”,拥挤在亭子间里,这顿不知下顿地延续着自己的艺术和革命理想……聂耳最终创造出了国歌、上海的亭子间和“群租石库门”也为中国培养了无数并非沪籍的农村青年出身的艺术家、科学家、政治家。如果换到富士康集中营,恐怕就没这么多的资源未来了,因为集中营(工厂)里闻不到人的味道,除了符号、只有零件。上海的破房子里出了聂耳、出了三毛,富士康工厂里能出什么角色呢?台湾首富?还是台湾首富的符号和零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