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青年报上连续发表了白领、尤其是外地白领在上海的生存现状。按照上海普通居民房每月至少1500元的估算,现在很多年轻人开始以两人合住的形式租宾馆(普通住宅对群租的打压使很多人不得不放弃“民居”),宾馆安全性更高、每天有人打扫、不用支出水电费、能尽情享用空调、还有每天一餐的免费早饭……曾几何时,有人开发出所谓的白领公寓和创业公寓,其实说到底还不是房产商开发商的把戏,市场真正需要的,性价比之外,少折腾的稳定性气死非常重要。
我在做培训时,接触过很多外来和本地白领,大多是80后。偶尔谈及当前电视节目中充斥的类似财富人生的访谈节目——就是每次约一个到几个事业成功的大腕和企业家,在主持人和观众的互动下,发表一些对人生和对事业的感想等等。这些节目的观众,往往约请在读大学生和刚毕业的白领作为现场观众,由此,我感觉当下80后的白领们应该很喜欢这类节目。可是,没想到,工作1-2年后的白领们,十之八九根本不欣赏或者根本不看这类节目,除了忙碌和不敢兴趣外,相当一部分人是因为被残酷的现实浸淫之后,已经不相信这类节目的作秀和做作了。
其中一个来自河南的小伙子对其中一次约请王石、潘石屹那个房地产大腕时,这些在中国房产市场的风云人物的发言更是破口大骂:“都是屁话空话!”。
我问怎么说。小伙子解释说,在那次节目中,好像是王石还是谁,信誓旦旦地搬出德国等发达国家的例子,说什么奉劝当前年轻人别一根筋急着买房,在发达国家好地区,很多人一辈子租房、或者积累到一定程度再买房……云云。“这不是放屁时什么?德国我出差去过,人家租房的管理非常严谨,根本不亚于买房;我们这里苦干一辈子连上海北京市中心的卫生间都不一定买得起……”。其实,小伙子告诉我,现在年轻人租房,最害怕就是不稳定,因为中国房东的变化太大,这是房地产过热引起的。有的房东今天借出去,明天从邻居和熟人那里得知行情看涨,就变着法的涨价、根本无视合同的存在;有的房子刚租下一个月,就要动迁;有的房子,前租客还保留着钥匙、哪天人在的时候带个异性进来都有可能……总之,苦涩的笑话太多太多,都能写出小说了。
“在中国租房,问问我同事,几乎没有在一个地方扎下超过一年的,这就是漂泊吧……”小伙子自嘲道。
我没再搭话了,作为本地人,我也有为多余的房子租金上涨而把原来的房客打发走的经历,即便是在一年合同到期后的“合理”举动。我想,在房产大腕们说的“德国”,那里的房租没象这里上涨得那么随意和厉害,当然,那里的房价更没这里的离谱……否则,万科好SOHU靠什么赚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