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黑车?就是没有取得营运许可的干着违法营运的汽车。最近上海接连把钓鱼执法的被冤枉者平反、还要追究执法不力者的责任。据说,因为执法部门噤若寒蝉,对原本黑车猖獗的地区的执法力度有所下降。
上海在主要交通集散点,晚高峰时分,黑车的需求量很大,甚至在浦东机场大巴的失去停靠点,都时常有黑车司机守候,更别提大卖场(包括宜家)这样的地方了。
市区里的不去议论,我单单举闵行区一个工厂的例子。这个外资工厂,坐落在闵行经济技术开发区里,很偏僻,周围除了大型工厂还是大型工厂。工厂里的固定员工和干部每天有班车接送上下班,可是那些一线的劳务工(外来妹)为主,下班后到宿舍的路程是6公里左右。说说她们回家的艰难和矛盾——
一,6公里,骑自行车或助动车——停靠在厂里是最安全的,宿舍属于城乡结合部的“非高尚”住宅区,那些拥有自行车或助动车的小妹,每次到手的新车或二手车,能够正常支配的周期大概不超过半个月。也就是说,这招行不通,车是为小偷买的。
二,公交车,几乎没有,因为附近没有正儿八经的住宅小区,也没有市区迁来的廉租群体,很空旷,郊区的公交结束很早,工厂加班超过晚上8点后,郊区线早下班了。
三,坐摩托?不行。摩托每辆只能载客一人,那些坏笑频频的摩托司机在半道上对女工们动手动脚的,麻烦大了。
四,坐出租?起步价调整后为12元(郊区出租10元),即便司机允许4人拼车、并且3公里后不加价;每人的支出仍然要至少2.5元(理论如此,实际上至少每人4元)。这对于每月收入不到1500元的小妹们来说,花费不小。更何况,厂门口没这么多出租车、出租车司机一般一不愿意为她们提供拼车服务——法规根本不允许。
怎么办?
五,坐黑车,是最好的选择,或许是外地的牌照的QQ或长安面包车等等,挤进3-4个人,每次每人只收1.5--2元,遇到面熟的住宿舍附近的司机,有时一人1元就解决问题了。你说黑车不安全?但是对于深夜回家的小妹来说,很多时候,遇到个脸熟的黑车司机(或许还是老乡),比遇到个冷面相对的正规出租车公司的司机更感到安心亲切。
上海的公共交通贵,而且很贵!优惠换乘死板而严苛,稍微在市中心范围换乘一下,动辄一个出租车起步价(12元);一个急着办事或上下班的工薪族,不骑车不开车、又承受不了正规出租车高消费水准的好,只能找黑车了。
存在就是价值,在黑车这个现象和行当里,很有道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