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四川汶川地震,影视界最好别动坏脑筋

(2008-05-16 07:46:11)
标签:

影视界

脑筋

集结号

银幕

危楼

汶川

分类: 娱乐着的娱乐界(包括体育)

    什么是和国际接轨?影视界和娱乐界的回答,除了炒作号包装的模式外,肯定还包括对敏感题材的捕捉和利用。除了赈灾演出,肯定已经有人对把汶川地震搬上银幕甚至编成长达50集的电视剧而在蠢蠢欲动、虎视眈眈了。

    我不反对日后把这场特大灾难和中国人民抗灾的表现编成影视剧,但前提是,那应该只能是一部“纪实方式的记录片或记录剧)。记者和身在抗灾第一线的人们拍出的悲壮和感人的素材,恐怕100集都远远无法容纳!

    总理、武警战士、哭泣的市长、“失态”哽咽的播音员、躺在担架上敬少先队礼的少年、还有下跪哭这要冲进危楼的消防队员……我不知道影视界的编导和明星们,人不在现场,即便捐出巨款一片,怎么去真切地演绎这世纪的一幕!

    美国关于911的电影,也是在事件发生较长一段周期后才被搬上银幕的,但我相信真正感兴趣的观众肯定不是那些亲历现场的人们。

    文学和演绎,无法100%体现感人和真实,尤其是汶川地震这样的题材!

 

    再说,按照现在的影视界和文娱界的风气,大呼隆加大部队,明星们拖着一群助理、带着一车车自用化妆品和食品前往灾区取景、捞眼球资本是通常的方式,但这其实是对灾区重建的再次深度破坏,是对灾区人民心理创伤恢复过程的亵渎。面对被破坏的家园和植被、面对一大群丧失亲人忙于重建的人们,适当送去温暖和笑容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怀着拿灾区的素材当作吸引广告商工具的心理,还借口支援灾区重建的名义低价聘请当地灾民出演群众演员、按照到原要求比划这个比划那个,那就是彻底的卑鄙了。

    趁早别动这个脑筋!想拍的人多得是,但至少10年内,你拍不出个“汶川集结号”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