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上,在我们的周围,你买了个新的物件,不管是衣服、鞋子、手机还是汽车,甚至房子、高尔夫俱乐部的球卡等等之后,向亲朋好友提起的时候,接近一半的回答会是:干吗不早说!……后面的下文,大体是这样的:
1)我上次在某某地方买的比你便宜多了,然后报个数字:最后半带得意和神秘地说:你亏了!
2)我认识某某公司某某商店的某某,内部打折,你亏了!
3)我家里的还没用多少回呢,早知道给你用了,不早说,还是你亏了!
甚至,在经过自己的艰苦努力以优惠的条件得到一处上好的商铺,或者获得一个订单合同,或者开始自我满足地装修的时候,你会从周围人士乃至上司那里得到一句:干吗不早说!
下文大概是:
4)我认识那个商场的一个大代理,他进场一分钱都不要,早知道就介绍你们认识了!
5)这个客户是我老朋友了,他还能再让步!
6)我的装修,设计不要钱!你这么点材料我才用了你的一半钱,你亏大了……
总之,世界上似乎除了“你”以外,周围都是在消费能力和眼光上比您精明百倍的家伙,都是一手通天能呼风唤雨的人物,尽管大多数或许还没你混得有出息。我们这个民族好象天生是“热情的生意人”,总是站在交流对象的角度,想着法的让你省钱省事,想着法的证明自己比你聪明和懂行;可那往往是在你已经做出了“吃亏”的决定之后。也就是说,“干吗不早说”的发言者们,大多是马后炮的制造者。我们来大概回应一下以上几种下文的马后炮们:
11)便宜的地方是冒牌还是国外的?我买个袜子也要向你询问去哪里买吗?
22)商店的某某是你朋友,会为了一个朋友的朋友费周折吗?便宜5块钱,我送人家200块一条烟还人情吗?
33)你放着没用,你干吗早不想到要送我?
44)大代理的品牌是商场正需要装点门面的,再说签联营合同的话只有保底数的概念根本没有租金概念,一分钱不要,那猫都能进商场卖老鼠肉了。
55)还能再让步?那老板干吗你自己不亲自去个电话?
66)真的假的?
最后的“真的假的”,是我们在得到自己“亏”了的总结后第一个应该提出的疑问,哪怕只在心里面。周围那么多“行家”和“慷慨家”,为什么我们的品位差别和贫富差别还是那么大呢?面子啊面子,根本没必要撑的面子。
老外也有这样的现象,但大多照顾你的感受和面子,如果感觉你买得贵得超过行情很多倍,会感叹你真有钱,会表扬你买的是精品中的精品……带点幽默,甚至暗暗的讽刺,可绝对不会在场面使你难堪或难受。
这个社会,大家各有各的路,各有各的命,各有各的消费习惯和方式,各有各的特殊情况和氛围,哪能什么都得到世界上最便宜的玩意?中国人老说一分价钱一分货,可摊派到自己身上,就往往忍不住要为自己和别人讨出番接近免费的“公道”的理论来。退一万步讲,既然已经付出的钱,已经付出的努力和劳动,都成付水难收的局面和结果了,嘴巴上占个便宜有什么用呢?你知道对方吃亏了帮忙,不贬低对方也照样能行啊!问题是,你真有这样的能耐和经历吗?
春节刚过,很多朋友有这样的体会,等通过自己的努力千辛万苦在除夕前夕登上返乡的火车或汽车上的时候,总有那么几个关心你的熟人才露面说:“干吗不早说!我昨天还和铁道部的部长吃饭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