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80元的票子?电影完了!

(2006-01-31 22:58:58)
    本来不想参与电影话题之中,不是自己不喜欢,是最近进电影院的机会太少,总觉得自己缺少资格。进电影院少,不是因为太忙,而是总感觉如今动辄50元以上的票子价格实在贵了点,虽然我的收入和经济状况都属于不错的水平。
 
    因为工作关系,涉足一些春节的单位福利团购业务。一般团购,每份物品都存在一个比较固定的预算。团够商品组合中,以水产海鲜,保健品,或食品为主的“年货”居多。今年有那么一批面向金融单位的年货,最后在品种组合方面还有80元的预算没有用足,就是说,必需再增加一样80元的物品才能完成整套团购内容的匹配任务……时间紧迫,最终选择了新出的进口大片的电影票一张:价值正好80元。(背景是80元的价格本来推销就有难度,集体销售的话组织方能拿到较大的折扣)
 
   80元是什么概念呢?可以让一家三口比较舒服地在肯德鸡或麦当劳里吃一顿(当然本身这两快餐品牌的价格并不便宜);可以让一个并不富裕的农民工买一份归乡后赠送长辈的礼物;可以从上海的市中心打车到虹桥机场来回近2次;可以让一个学生起码在学校解决本个月的伙食问题……而在繁华的市区,80元只能让我们观赏2小时的电影。
 
    电影人可以把对电影的付出说成世界上最令人感动和伟大的艺术创作,这个我赞成。我的父母本身就是老艺术工作者;但说过太多次的电影票高价阻碍大众消费者的问题,如今的严重程度,可能是那些因为一两部电影成功而获得丰厚投资回报的高高在上的电影人很难冷静体会到的。当电影票成为一份凑数的内容被归纳到年货礼品的范畴(而这份礼品甚至不能象一枚狗年的镍合金的纪念币那样永久保存),我看到的不是体面,而是电影的贬值。
 
    80元组合的拼凑和选择,和电影票扯上关系,本来是个偶然事件,可当我们得到周围的反馈,看着拿到礼品年货的人把电影票当作口袋里和零钱为伴的物件甚至忘记赠送给邻家的小孩的时候,喜欢电影的我心里有些不是滋味。80元?电影完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