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活着 --- 川藏线上笑容、阳光和蓝天

(2005-12-08 17:35:24)
http:///--- 川藏线上笑容、阳光和蓝天" TITLE="活着 --- 川藏线上笑容、阳光和蓝天" />    去过西藏的人,都会获得心灵的震撼。我不会也不爱拍照,可西藏回来后把随便拍摄的底片拿到冲印店里,店员在交给我照片时说了句:真漂亮,当新年挂历肯定好卖。
    我生活在号称中国最繁华的都市上海,每天一挣眼一上街,除了钢筋水泥的丛林印入眼帘最多的就是人,形形色色,为活着或活得更好而匆忙着竞争着;他们的故事纵然千姿百态,也都无法象川藏路上偶遇的一家子阳光般的笑容那样给我灿烂的感觉。
 
    01年的春天,我在从林芝回拉萨的路川藏公路上,遇到了照片里的一家子。
    去过西藏的人都知道,到拉萨的公路上,一路跪拜磕长头的虔诚的藏民是一道具有当地民俗特色的风景线。已经在西藏待了一可星期的我,当初并没有在意这一家人,也没法在意,因为当时他们行进的队伍前后松散地拖沓了300多米。在一个风景秀丽的公路拐角,我们一行让司机停车休息拍照。司机正好把车停在了最前端2个男性跪拜者的前面100米处,我下车后等他们上来,按照到当地旅游的习惯,准备把身边吃不完的巧克力等食品奉送给他们。顺便说明一下:在西藏,你出于善意地给磕长头的藏民或乞讨的孩子金钱以及零食物品,是一种正常的人道而友好的行为,很普遍,一般得到布施的藏民会耐心地配合你拍照,并说上一句“扎西德勒”。
    那个头发卷曲很厉害的精瘦的藏族汉子看出我的用意,在我们车的跟前直起了身子,后面跟着的南青年也跟着磕到跟前站了起来。我们与他们分享着巧克力、香烟,一边好奇地打听他们的情况。 原来,这是一家子,他们从四川的甘孜出发,目的地是拉萨的大昭寺,至今已经走了2个多月。沿着他们手指的方向,我们发现还有一个衣着鲜艳的藏族女子(汉子的妻子)也磕着长头在后面200米处向这里移动,她的身边跟着一群孩子,他们拖着一辆破旧的手推车,车上载着一家人被褥等旅行的所有家当。
    我们耐心地等那女子和孩子走到近前,把早就准备好的点心零食、香烟、甚至一些自认为用不了的毛毯装到了他们手推车上、也送到了孩子们的手里。在司机的提议下,我们还凑了些钱硬是塞到那个卷发男子的手里。
    卷发男子爽朗而憨厚地笑着,用不怎么熟练的汉语表达着感谢。他告诉我,这一个行程大概需要一年。
    我又问:苦吗?孩子读书怎么办?
    汉子回答:还好,习惯了;还能锻炼身体。孩子在路上我们教他们认字,回去后继续读书……
    我再问:孩子怎么不磕头过去呢?
    汉子回答:还小,长大了再说;他们看行李,照顾妈妈。
    锻炼身体的回答幽默而实在,我们听了都哈哈大笑。看到额头的汗水和手上套着磨损得非常厉害的木头垫子,我们的心里只有震撼和佩服。我趁机和他们一起照了合影,后来在自己的影集里命名“全家福”。
    熟知当地民情的司机告诉我:虔诚的藏民一般一生至少要这样从家乡磕长头到拉萨或日喀则的藏教中心跪拜一次,了却他们的心愿,求得喇嘛的祝福。虽然他们都不富裕,带的钱和盘缠也不足,但只要有路有人,只要他们活着,就肯定会在一路上得到无数象我们这样的帮助和布施……
 
    具有戏剧效果的是:当我回到上海半年以后,偶然的机会,在一个西部地区的卫星电视的西藏专栏节目里,竟然通过一群记者的镜头看到了与照片上一模一样的一家子!没错,就是他们! 当时,他们似乎已经磕到了离拉萨不远的地方,和春天我遇到他们时候的情形相比,他们的衣服明显厚得多,周围环境已经没有了绿色,换之以白皑皑的积雪;但是,始终不变的是他们同样开朗灿烂的如阳光般的笑容,以及身后蓝得窒息的天空…… 
 
    他们全家所经历的磨难和艰辛,在虔诚的信念和目标面前根本算不了什么,只要在有人活着地方,他们照样健康而坚强地活着,幸福而灿烂地活着。
    现在每当我在城市竞争的硝烟里遇到万般的委屈和不顺,准备感叹“活着真累”的时候,都会时不时地拿出这张“全家福”看看,虽然不可能每次都能起净化心灵的功效,但至少,我会立刻明白:我活着,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