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汽车质量与广本/通用的2个细节对比

(2001-05-22 10:40:31)
分类: 书本上没有的MBA知识
全球汽车质量评比的结果大家都看到了,“讨厌”的日本人好象又取得了
    一些得以炫耀的资本。
    坛子里有几种比较明显的风气:对于有关日本的事物,除了对广本的一些
    客观评价,几乎都是否定的声音,有的措辞还很激烈;对于普及太广/历史
    教长/作为出租车太多的车种,若谁冠以几句褒义的评价,马上会被婉转地
    评价为缺乏品位。对于后者,不是这里讨论的问题。
    
    由于工作的关系,我比较了解日本,同时也了解欧美发达国家对日本产品的
    评价。不得不否认,日本企业在转让技术上一贯小气;对待第三世界以及欧
    美发达国家也常常戴有色眼镜。但是自从意识到在中国市场的开拓上已经
    丧失了近10年的优势后,日本汽车厂商也开始反省并且具体地实施了一些
    补救措施。本田,这个靠摩托车发家的新兴企业,凭着与老大丰田一争高低
    的决心,在广州一举拿下了生产雅阁的项目,并且一开始便以在美国等地
    已经非常成熟的车型作为主打,应该说,单从这一点上,已经远远超出了
    死守桑系列的大众以及只会打造三流名牌的通用。
    有二个细节我想提醒各位:
    1)电视镜头上,企业头面人物在办公室里接受采访时,身着现场工作服的只有
    广州本田的各个老总(中方或日方的)。姑且不去计较里面有多少作秀成分
    日本企业在管理上主张上层人物不时地亲临车间/了解现场第一手资料的哲学
    在广本得到了充分体现。一般来说,日本汽车企业的生产部门的主管全部都
    是经历数十年的在各个基层岗位第一线慢慢锻炼出来的内部精英,他们对细节
    的一丝不苟,打造出了日本产品的过硬质量。
    2)在上海某家新成立不久的大型汽车生产企业的销售大厅里,我就某某家庭紧凑
    型轿车向这个企业的销售部的几位硕士毕业生提了几个不算很专业的问题,结
    果,在他们的支吾下,还是我身旁的公司驾驶员(也是个车迷)回答了这些
    问题。分销商因为人员调配,存在对新车型性能不了解的现象是可以理解的,但是
    作为一个全球著名企业的销售总部的高级营业人员,连自己车间里正在生产的
    产品都不甚了解,还谈什么维护质量?
    
    日本的汽车城丰田市就在名古屋边上,我曾经在友人的陪同下,去当地一家最大
    的丰田销售店看过。丰田的销售代表几乎每月进工厂现场与厂方协调一次,他们
    对销售车型的各种性能/驾驶感受几乎倒背如流,而这个销售店的上级主管经理,
    就是从一名车间工人开始汽车职业生涯的。日本人自己评价自己的车:不时髦,
    但是很实用,相比哪怕有名的德国车,类似打不着火,电动车窗出毛病等的故障
    几乎为零。所以,他们并非出与民族自尊才买本国车,而实在是因为担心小故障
    带来时间上的浪费才选择自己的汽车。日本的好车几乎都是欧洲设计师的杰作,
    日本人本身改动很少,但是同样一个意大利设计师的系列产品,放在日本汽车厂
    的车间,与放在欧宝或者菲亚特车间里出来的产品质量却不尽相同。
    
    我并非在说日本企业的好话,但是他们这种现实/严谨/苛刻得有些造作的细节
    处理作风是我们的企业应该充分消化/学习的。单靠几个外语流利,大学背景华丽
    的高学历“花瓶”,是打造不出过硬的质量以及永远上乘的销售业绩的。很
    有说明意义的是:目前广本虽然在全国的维修网络并不发达,但是它的产品却
    很少出现非议。
    
    三菱以及夏利2000涉及到其他一些客观问题,在此不作讨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