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编剧大战导演于影视业有益

(2013-01-14 10:56:27)
标签:

娱乐

分类: 娱乐
 
韩浩月
 
上一次因为一部电视剧而让编剧火起来的案例,还要追溯到《武林外传》的宁财神。因为在微博上“晒剧本”,拒绝“背黑锅”的编剧汪海林,最近也频频出现于媒体。他与《楚汉传奇》导演高希希共同上演了一幕“汪高大战”,大战焦点在于“谁该为电视剧的雷人情节负责?”
 
《楚汉传奇》的台词的确出现了一些错误,这些错误类似于“大禹治水”究竟是2000年前还是4000年前,比如“造反”和“起义”不分,秦末的姑娘抱上了春秋战国的鼎去洗衣服,《三字经》从宋朝穿越到秦朝……
 
每每遇到类似状况,观众会下意识地去找编剧的茬,认为编剧是“一剧之本”,应对出现于荧屏上的史实错误负责。但被“找茬”的汪海林毫不示弱,拒绝承认这些错误出自己手,并在微博上贴出剧本,称网友质疑哪段他就贴哪段。对于个别剧情的“琼瑶化”倾向,汪海林也说并非原意,不愿对此负责。
 
击鼓传花,烫手的山芋交到高希希手里之后,高导表示“临时改戏是难以避免”、“作为总编剧,好坏都要承受,就像我一样”。事情发生在这个地步,谜案产生,编剧、导演的态度都很鲜明,但问题的真相并没有被找到,那些史实错误究竟是编剧瞎编的?还是导演乱改的?
 
一部几十集的电视剧,偶尔出现一些于剧情无伤大雅的错误可以理解,但如果错误过多,最先受影响的肯定是观众对剧的质量的质疑,电视剧虽是娱乐产品,但也不能信口雌黄,一些说法搞不清楚可以多花费一点时间来搞清楚,怕就怕编剧错也错得理直气壮,导演一通乱改时也浑然不自知。
 
“汪高大战”的谜案一时半会破不了,但编剧与导演所发生的这个矛盾对电视剧行业却有裨益。那些平时喜欢提笔就来的编剧后背会吓出点冷汗,再编剧时或能多翻翻书、多用用搜索引擎。那些冲杀在拍片第一线的导演在改剧本时,也或能致电一下编剧,请教本子这么改或哪么改合适不合适。
 
在当下的影视剧创作环境里,编剧与导演交集不多,就算有矛盾也会停留在署名、故事框架被改等方面,像汪海林、高希希这次因细节错误而发生争执,还是第一次。这次争执表明,流水线生产的电视业的确存在不少需要完善的地方。如何完善?很简单,那就是发挥团队作用,在创作队伍里不同角色负责不同职责,编剧编戏要让导演、演员看明白,导演改戏也别一言堂。《楚汉传奇》其实可以很简单地解决史实错误问题,聘请一位历史顾问不就得了?前有历史顾问审稿,后有历史顾问和导演随行,笑话就不会被闹出来了。
 
愈是娱乐性强的作品,愈是需要严谨的创作态度,所谓娱乐精神并非全部是穿越、恶搞、胡编乱写,而应是字斟句酌、认真考究,幕后的功夫做了很多可能观众看不见,但只要稍不留神,呈现出来就会贻笑大方。作为《楚汉传奇》的主力创作者,汪海林和高希希最应该做的不是练太极推手,而是主动承担,哪怕错误不是自己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